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05-09 08:42:39曾因“藏了一柜子爱马仕丝巾却不敢戴出门的”的原董事长落马,而引发关注的青海银行,日前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这家曾经快速成长的区域性银行正在发力度过曾经的艰难时刻,但从各项业绩表现来看,距离破晓曙光仍有一段路程要走。
2020年,该行的资产规模、净利润等指标虽然实现正增长,但距离此前的高光时刻仍然相距甚远。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又为其添上了沉重的不良包袱。两大客户的关注类贷款前途未知,前十大股东频繁的质押动作,似乎更为该行梦寐以求多年的上市梦想戴上了隐形的枷锁。
针对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不良资产的处理情况、关注类贷款大客户以及上市计划等问题,财经网金融曾联系青海银行,不过截止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高管落马业绩崩塌 时隔三年余波尚存
自原高管被查资产规模连续几年缩水后,2020年,青海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稍见起色,但仍未恢复元气。
青海银行日前发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青海银行资产总额 1047.88亿元,同比增加 14.92亿元,增幅 1.44%;负债总额957.81亿元,同比增加16.31亿元,增幅1.73%,这是青海银行自2018年资产规模开始缩水后首次回调。
该行历年年报显示,2017-2019年的总资产分别为1096.94亿元、1039.05亿元、1032.96亿元;总负债分别为1030.18亿元、950.78亿元、941.50亿元。但同时也可以看出,目前该行的资产规模距离三年前仍然存在差距。
在业务扩张的同时,该行的盈利水平增长有限。年报显示,截止 2020年末,青海银行全年净营业收入20.35亿,同比下降9.3%;净利润为4.81亿,同比增长5.87%。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青海银行常在年度报告中制定下一年的业绩目标。例如,青海银行2018年主要经营目标中包括实现净利润10亿元;2019年的主要经营目标包括实现净利润6亿元;2020年的主要经营目标为“资产总额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实现各项收入45.5亿元,实现净利润5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上年水平之内,各项监管指标持续达标。”
尽管净利润预定目标越来越低,但青海银行始终未曾交出合格的答卷。
数据显示,青海银行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4.55亿元、4.81亿元,连续三年未达到预期目标,更加远离2017年的7.85亿元净利润。
据了解,利润留存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途径。或许受到利润增长迟缓的影响,青海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也在不断下调。2020年,该行资本充足率13.53%,同比减少0.2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2.36%,同比减少了0.2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36%,同比减少了0.26个百分点。
而提及近两年来青海银行略显艰难的业绩表现,难以绕开该行的元老级人物——青海银行原董事长、行长王丽。
其履历显示, 2005年起,王丽任西宁市商业银行(该行2008年更名为“青海银行”)行长;2008年任该行董事长,至2018年7月卸任,分别担任银行行长达12年、董事长10年之久。
公开资料称,2013年,王丽违规发放了两笔巨额贷款后一直未能收回;2019年,纪检监察机关锁定了王丽涉嫌滥用职权的事实;2020年,王丽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今年3月1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官网公布的《王丽职务犯罪案在海东中院公开开庭审理》消息显示,2021年2月24至26日,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青海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原巡视员、副局长王丽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
海东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王丽利用担任西宁市商业银行行长、董事长,青海银行董事长、行长的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产,数额巨大;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性活动,情节严重;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其财产、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且不能说明来源,依法应当以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青海银行过去亮眼的业绩,也随着高层的离任瞬间崩塌。2018年,在青海银行扎根多年的王丽离任后,青海银行当年的业绩一泻千里——总资产下降,不良贷款率骤然增至4.31%,净利润大降七成。至今为止,青海银行的多数业绩指标仍低于2017年的水平。
资产质量再度恶化 大客户风险集中
从青海银行目前的表现来看,高层腐败带来的余波仍需时间化解。而受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影响,青海银行再度面临资产质量恶化的挑战。
年报显示,2020年,青海银行不良双升——不良贷款余额19.61亿元,较上年增加5.82亿元,同比增长了42.2%;同时,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75个百分点至3.24%;拨备覆盖率降至158.66%,同比下降14.09个百分点。而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城商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81%,青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业内均值高出了1.43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末,该行的关注类贷款40.28亿元,同比增长了9.64%;次级类贷款9.94亿元,同比增加了64.29%;可疑类贷款8.36亿元,同比增加了27.05%。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分析称,如果一家银行的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都大幅增长,将会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压力,尤其是不良率指标方面将承压,在经营上银行业机构需要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关注与处置力度。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资产质量恶化对银行经营业绩方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大。不良贷款上升,银行吸储能力下降,银行债务压力上升,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上升,银行抗风险能力下降;二是银行经营能力下降。由于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经营效益下降,银行吸储和再融能力下降,也压缩银行资产扩张空间;三是面临监管问责。主要是由于银行在国内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特殊功能,使其风险暴露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
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曾在《青海银行2020年度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青海银行)受主要经营区域经济禀赋限制,优质行业客户及项目较少,优质信贷需求不足,客户及行业集中度较高;关注贷款占比较高,部分大额贷款客户风险逐步暴露,资产质量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图片来源/青海银行2020年年度报告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在青海银行2020年前十大贷款客户中,排名第三位的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排名第八位的青海甘河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贷款五级分类均为关注类,合计数额约12.39亿元,占关注类贷款总额的比重近31.76%。
“一般来说,贷款集中度过高且相应贷款已被划入关注类,意味着这笔贷款的不良风险在上升”周茂华对财经网金融表示:“由于涉及贷款规模大、占比高,导致不良处置压力大,对银行资本消耗也大,同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稳健经营的影响也大。”
值得一提的是,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西宁特钢的贷款已经多年为关注类。早前,在2017年前十大贷款客户中查无痕迹的西宁特钢在2018年年报中骤然升至前十大贷款客户首位,当年即为关注类贷款,贷款余额为6.95亿元。2019年,青海银行第二大贷款客户西宁特钢的6.35亿贷款仍是关注类,2020年,增长至6.99亿元。
某国有银行负责人对财经网金融表示,银行将贷款划分为关注类贷款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客户财务、贷款还款以及涉案涉诉、被纳入被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等方面。
“银行对于关注类贷款会持谨慎态度,继续放贷的可能性比较低。”上述人士称:“放贷主要考虑客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即客户财报数据以及担保情况等。”
而日前西宁特钢发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以及2021年一季度报告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76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3.71万元,同比下降38.20%;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5亿,同比增长47.7%;实现归母净利润-6822.8万。
针对西宁特钢的近7亿关注类贷款的形成原因、目前西宁特钢的还款能力、青海银行是否在该企业连续两年为关注类贷款客户的情况下仍在向其放贷等问题,财经网金融多次联系青海银行。但截至发稿,青海银行尚未回复。
上市问题缠身 股权质押仍需关注
种种问题,有待厘清,青海银行的上市征程也踩下了刹车。
一直以来,青海银行都怀揣上市梦想。青海银行曾在2017年年报中指出,力争2018年上半年完成第四次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着手启动在主板上市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2018年再度提出,“对标上市银行标准,持续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成股权集中托管工作,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股东管理机制。探索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资本补充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前对接资本市场,全面扫清上市前指标障碍,择机启动上市工作,进一步拓展本公司发展空间。”
公开信息也显示,青海银行在《青海银行2020-2025年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依托战略投资者引进和证券市场IPO,多渠道补充资本,推动公司治理迈上新台阶”。不过,财经网金融在青海银行2020年年度报告中并未发现上市计划的相关信息。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在上市过程中,股权管理方面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而财经网金融发现,在青海银行2020年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半数出现了股份质押的动作。
图片来源/青海银行2020年年度报告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在前十大股东中,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质押其所持股份的16.67%;西宁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质押其所持股份的14%;攀华集团有限公司质押其所持股份的45.45%;苏州市相城区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质押其所持股份的49%;陕西明煌置业有限公司质押其所持股份的21.69%。2020年末,该行合计质押股权31710万股,占股本总数的13.02%。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对财经网金融分析称:“股权质押融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大股东入股时动机不纯,并未打算长期持股,而是企图施加控制权后方便其套现套利,实现各类关联输送;二是股东面临资金窘境,以质押方式获取外部融资是比较直接跟效率的一种方式。”
“大幅实施股权质押会使得银行的股权和日常经营管理处于较为不稳定的状态;此外,一些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取的贷款如出现违约,可能会对银行造成损失,可能成为上市过程中的某种阻力。”苏筱芮表示。
周茂华也认为,一般来说,如果某家银行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可能产生诸如关联交易、大宗股权转让等问题,导致银行治理不完善、内部纠纷频发,且大股东不规范行为也可能让经营面临较大风险等。
实际上,银行与股东之间的纠纷,已经在青海银行及股东之间上演过。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2017年8月,青海银行向青海青业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业石化”)发放6000万元贷款,青业石化到期无法偿还。2018年8月,青海银行在贷款到期后向法院起诉追债,法院判决青业石化偿还银行贷款本金6000万元及相应利息,姜某和大柴旦大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公司”)对债务则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对此,大华公司不服,向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
而大华公司在上诉中认为,青海银行与青业石化签订的《流动资金贷款合同》并未按照合同约定用途贷款使用,青业石化取得贷款后将资金全部挪作股票投机经营,同时青海银行对青业石化违规使用贷款的行为持续放任、怠于监管,导致了该笔借款因股票投机失败而无法清偿,若大华化工知道该笔贷款真实用途为高风险股票投机,必然不会同意为贷款提供担保,因此保证合同并非大华化工的真实意思表达。
青海银行方面称,青海银行已履行监管责任,不存在放任监管的情形,涉案资金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青海银行不知晓,大华公司也未提供证据能够证明。
在这起案件中,青海银行究竟是否需要负责不得而知,但从此前在两次巡视中被指出多项问题,可以看出青海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据悉,2015年,巡视组曾指出青海银行行党委、纪委履行“两个责任”不到位,在廉政教育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执纪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纪委班子不健全,监督执纪问责能力较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制度没有落实。总行及各分行普遍存在业务招待费用报销单据未全面反映其事由的现象。违规发放福利问题仍然存在。少数中层领导干部“靠行吃行”,利用贷记卡为亲属和他人谋取私利。有的工程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存在以内部规定代替《招投标法》的问题。
当时,青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丽表示,正确对待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建议,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切实抓好整改。
2019年,青海政府网再度披露,青海省委第一巡视组向青海银行反馈巡视情况,指出青海银行落实银行业“严监管”政策措施不够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政治担当不够,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差距,且“上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彻底。”
根据披露,巡视组向青海银行反馈的主要问题包括:党委对标看齐意识不强,落实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不到位,落实银行业“严监管”政策措施不够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政治担当不够,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差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力度不够,集体决策功能弱化,以党建促发展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基层党建工作虚化弱化,干部管理使用不规范,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员工队伍方面主动作为、凝心聚力不够;全面从严治党不严不实,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作风建设不严格,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关键少数”自我要求不严、勤俭节约意识淡化;上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