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9月21日,投中研究院院长国立波在第12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上发布《2018中国母基金白皮书》称,美元FOF趋于饱和,但人民币FOF方兴未艾,未来两年半人民币FOF将迎来行业转折期,头部效应开始显现。
过去3-5年,中国人民币基金崛起,给中国母基金带来非常好的窗口期。国立波称,但真正能够募起来资金,有投资实力的中国母基金仍然太少。
《白皮书》对美元FOF和人民币FOF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美元FOF已经度过快速发展期,募集规模和数量都处于徘徊不前状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美元FOF在VC/PE行业中的渗透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美国FOF寡头效应已基本形成。
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型LP配置另类资产的产品数量增多,出现资金分散的过程。同时,大型LP对VC/PE主动管理能力越来越强,减少了合作的GP机构。除此之外,金融危机后专管账户和咨询服务迅速崛起;大型LP对FOF需求不强等都对美国FOF发展起到一定影响。
相对而言,市场化募资、专业化管理的人民币FOF基金目前仅103只,规模1840亿元,不足国外一只大型FOF基金管理规模。75%的FOF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下,普遍可持续出资能力较弱。
从可投资金情况来看,人民币FOF约有800亿元,去掉直投项目,大约500-600亿元。估算人民币FOF占整个市场可投资金规模约是6%到7%。人民币FOF渗透率约2.6%左右。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国立波表示,未来两年半是中国FOF的重要时期,行业会出现大转折期,未来,人民币FOF可能具有六个特点:
一、要募集大规模资金需与国资合作,目前国有资本是人民币FOF最主要出资人;二、GP需要出让一定份额,与LP进行深度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三、跟投式是主流;四、募资难和退出难同时存在;五、VC/PE行业转折将导致优胜劣汰,头部效应显现;六、募集美元FOF基金,同时拥有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才是行业头部机构所真正拥有的特色。
“整体来看,随着人民基金增量、人民币FOF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非常广阔。”国立波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