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时隔近三个月,北京银监局一天之内开出3张罚单,其中两张信托公司和一家外资银行。两家信托公司主要是对“穿透式监管”的违规,另一家外资银行则是未按照规定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
何为穿透原则?
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某个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追查,打开事物的外壳,对内部的结构进行逐层的剖析,并获知其最终层次的构造或相关安排。
尤其是在产品结构相对复杂的信托业,穿透式监管显得格外重要,简单地说,金谷国际信托的最终投资者是模糊的,国投泰康信托的底层资产是不清晰的,这就如同雾里看花。
为什么要穿透?
从历史教训看,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风险产品向低风险承受能力客户错误销售,同时防止金融机构通过结构设计规避监管,然而从宏观审慎角度防止因为监管盲区发生系统性危机。说白了穿透主要是为了金融消费者信息透明,同时也是为了监管信息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