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05-02 11:22:29网易财经5月2日讯 在零售转型厮杀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各大银行对于零售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日前,零售业务迎来爆发的平安银行(000001)趁势猛攻,开出了百万年薪批量“挖角”互联网行业人才补充零售业务团队。
事实上,虽然招商银行(600036)、平安银行等为代表的中国银行纷纷构建了“大零售”战略发展格局,但转型的背后,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由于薪酬体制等原因,银行不仅难从互联网行业引入人才,体系内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容易被BAT等巨头挖走”,一位股份行分管零售的行长向网易财经指出,要想在数字化银行的发展中迈开步子,首先需要在薪酬体制、人事架构等内部进行变革。
零售银行“挖角”迅猛
“不止信贷资源,我们的人力、财务等资源都在向零售倾斜”,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年度业绩会上的话音刚落,4月份,平安银行便向外界广发“英雄帖”招募零售人才,对于互联网产品总监、大数据技术总监等重要职位更是开出了百万年薪。
事实上,据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向网易财经介绍,近一年来,平安银行整个零售团队已引入了2000人,其中技术人才近1000人,中高级管理人员26人,比如,从PPTV“挖来”沈百军担任零售网络金融事业部零售大数据平台技术总监,从美国运通“挖来”的平安银行信用卡事业部市场总监李卫东。
除了平安之外,有“零售之王”称号的招商银行也在大量招揽零售人才,其官网招聘信息显示,零售金融类招聘职位的数量是公司金融类、风险管理类等其它职位的3至10倍。除了客户经理等销售类岗位之外,主要集中在产品研发、数据分析等职位。
零售人才激烈争夺的背后,是银行业零售转型厮杀的不断升级。一位股份行分管零售的行长向网易财经指出,人才缺口问题是各家银行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薪酬体制等原因,银行不仅难从互联网行业引入人才,体系内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容易被BAT等巨头挖走”。
据其展开介绍,人才竞争的主战场不在银行之间,而在银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互联网企业盛行的股权、期权激励机制等都是银行目前薪酬体制下无法提供的,另外,银行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客户需求导向”的价值观,业务团队的话语权远远高于技术团队,这些都对吸引互联网技术人才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他认为,未来要想在数字化银行的发展中迈开步子,首先需要在薪酬体制、人事架构等内部进行变革,才能占领零售银行人才和技术的高地。
零售取代对公成为利润核心
金融脱媒、利差收窄、不良率攀升等不利因素积压,曾经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业务大势已去,而具备溢价能力强、抗经济周期、资金来源稳定且风险分散等特性的零售银行业务早已成为银行业转型的共识。
这一转型已经初见成效,据2017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零售业务收入占比均已经超过30%,与利率市场化发达国家40%的收入占比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上市银行中,股份行转型零售的趋势更明显,竞争也更激烈,尽管招商银行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但是平安银行、中信银行(601998)等第二梯队正在紧追不舍,其爆发的零售业务已经取代对公业务成为全行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都不约而同在2017年调整了信贷资源——压降对公,支持零售。
平安银行2017年压降对公表内外信贷规模超2000亿元,在信贷资源优先支持下,零售业务营业收入466.92亿元,同比增长41.72%,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44.14%。零售业务净利润达到156.79亿元,同比增长68.32%,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67.62%。
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平安银行的对公规模还在进一步压降中,截至3月末,其对公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压降114亿元至8,438亿元,对公表外业务余额较上年末压降 223 亿元至 3,331 亿元,对公风险加权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压降 297 亿元至 8,213 亿元,同业风险加权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压降 264 亿元至 3,474 亿元。
中信银行则在2017年推动零售战略二次转型,零售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54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3%,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34.68%;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341.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69%,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59.88%。
据麦肯锡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显示,在全渠道银行、智能投顾、区块链等科技变革的推动下,我国零售银行正从3.0版本的移动银行向4.0版本的数字化银行发展。预计到2020年零售银行整体规模达到3.2万亿,贷款规模32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银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