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5月21日上午10点28分,华大基因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带领华大基因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传回世界首张珠穆朗玛峰顶部超声和脑部图像。世界。 电气数据。
这也是70岁的王健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中国最年长珠穆朗玛峰攀登者的新纪录。
华大集团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王健带领的华大基因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并从世界之巅传回了世界首个超声波和脑电图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2010年,56岁的王健和59岁的王石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
14年后的今年4月18日,华大基因登山队抵达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正式启动此次珠峰科考计划。 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登山过程中,华大登山队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核心队员从0米到不同海拔高度的生理指标、大脑认知、眼球运动、眼底、运动功能、心肺超声等。 8848米。 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成像集、细胞集等多组数据。
“2010年,我们根据生命中心法则发现了高原适应基因EPAS1;这次,我们转向时空规律,希望从时间维度进一步加深对基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认识和空间。” 王健表示,依托华大自主研发的核心工具以及在脑科学、眼科、高原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的成果,华大将利用本次科研计划获得的数据,助力构建人类健康大模型和高原生活。 。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华大基因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及时响应测试需求和科研任务。 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G99、-E25、无线手持超声等多款“硬核”设备已在“珠穆朗玛峰实验室”完成高空性能验证。 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创下最高海拔作业新纪录。 记录。
其中,华大智造的无线手持超声自带远程会诊功能。 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华大登山队员利用这套设备完成了与4000公里外的北京医院超声科主任、25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4000公里外的深圳队的连接公里外,成功对登山队员进行颈动脉会诊和实时超声扫描,探讨极高海拔条件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华大集团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无线手持超声还陪同团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实时获取了登顶队员的颈动脉超声扫描图像。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张在世界之巅诞生的超声图像。 。 1975年5月,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登山家潘多,从峰顶发回了世界上第一条心电图遥测数据。 近50年后的今天,华大基因登山队从峰顶发回了第一批超声和脑电数据,希望用更多维度的数据来探索人在高原适应过程中以及极限攀登前后生理状态的变化。
与王石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
早在2010年5月,王健等人就从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当年,华大科研团队揭开了人类适应高原环境的秘密——EPAS1基因突变。 2021年,王健等人将搭乘深潜器“奋斗”号潜入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渊进行科学研究。
一年来,华大登山队完成了五座不同海拔雪山的攀登,成功采集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山、海拔6178米的玉珠山、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这次对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科研数据,并从登山免疫反应、新陈代谢和能量变化、血液多组学变化、皮肤微生物变化等角度,细菌适应性和高原病等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
对于本次华大珠穆朗玛峰科研计划的目标,王健表示:“我们组织了跨学科团队,将更多仪器设备搬到更高海拔地区,探索极端条件下的人体生理机制等科学问题,希望能够提供建设性意见。”生命起源、物种进化、气候变化、外星生命等重大问题,为未来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华大基因集团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王健于1991年主导成立了西雅图华人生物医学会,并计划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带回中国。 1994年回国创立吉必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中国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9年,为了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他牵头成立了华大基因。 2007年,53岁的王建南来到深圳,逐步形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产学研”无缝融合的新范式。
从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任务、“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谱计划”10%的任务,到独立完成“亚洲基因组图谱”100%的任务,再到完成“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亚洲部分以及发起成立“时空组学联盟”,王健带领华大经历了从参与整合,到独立同步,再到领导和支持的发展历程。
目前,“华大集团”在A股市场拥有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两家上市公司,王健分别担任两家公司的董事长。 截至5月21日,华大基因、华大基因市值分别为167亿元、230亿元。 2023年胡润富豪榜显示,王健以235亿元财富排名第223位。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