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消息面上,我国今天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 海王星01号卫星、知行一号C卫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辨率视频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此外,北京市海淀区近日发布《打造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2028年)》。
今年以来,国内商业航天成果频出。 在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之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和云海二号02号卫星群,天龙三号分级的9台发动机也已顺利交付。 首枚星网专用大型液体火箭已成功发射。 很快就要飞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商业航天与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一起被列为新的增长引擎——“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引擎”。 这也是商业航天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 是中国企业有机会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的重要硬科技赛道之一。 一。
2024年,我国已进入“十四五”后期。 随着“航天强国”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我国有望出台更多政策支持航天事业发展,向航天事业倾斜较多资源。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我国2023年共进行航天发射67次,其中商业发射26次,发射成功率96%; 总共研制并发射了120颗商业卫星。 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
《蓝皮书》还披露,我国航天事业预计2024年全年实施100次左右(同比增速近50%),多个卫星星座建设将加快。 商业航天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024-2025年将是我国商业火箭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
回顾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从事火箭发射(银河动力)、火箭回收技术研发(深蓝航天)、低轨星座(银河航天)和高速航天等领域。航天器(凌空天行)等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
据多家民营火箭公司官网显示,多家民营火箭公司计划在2024-2025年进行中型运载火箭首次飞行试验。 其中,天龙科技的天龙三号、银河动力的帕拉斯一号计划于2024年首飞,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利剑二号、东方航天的重力二号计划于2024年首飞。 2025 年首次飞行。
中信证券认为,2024-2025年将是我国商业火箭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 如果这家民营航天公司的火箭测试成功,有望参与中国星网+G60星座的发射服务。 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的瓶颈或将迎来突破。
此外,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站主要用于长征八号火箭的发射,于2023年12月29日正式竣工; 2号站为液体万能发射站,预计2024年9月底竣工。 三号站已于2023年6月13日开工建设。按照计划,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于2024年上半年进行首次火箭发射。
中信证券补充称,随着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成投产,商业航天发射“排队”的状况将得到缓解,为未来大规模发射试验和商业发射奠定基础。
▌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多家机构提示投资机会
放眼全球,作为美国航天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也将面临与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的巨大挑战。 近日,CEO马斯克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将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进行第四次发射。 如果本次发射的助推器降落在虚拟塔位置,第五次发射计划将允许助推器飞回并降落在发射塔上,完成商业航天的重大突破。
方正证券表示,在当前全球商业航天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卫星互联网预计在2024年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目前,卫星制造和发射能力正在快速提升,应用场景如手机直连、民航飞机上的WIFI等发展迅速。 建议关注诚昌科技、海格通信、佳源科技、思科锐、航天环宇、航天电子、上海汉讯、新科移动。
中信证券表示,我国航天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以及大运力、低成本的趋势正在引领商业航天迎来新时代。 万亿市场新赛道即将起航,给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细分领域:1)卫星制造; 2)商业火箭; 3)地面设备; 4)运营服务。
中航证券表示,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空前增长,“液体+可重复使用”火箭或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航天发射的市场焦点。 建议重点实现规模投放、参与核心支撑环节、试运营。 控制领域的企业。 建议关注航天智能安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海格通信(卫星通信终端)、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 、真芯科技、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