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大反击来了!
近期,证监会发布了五项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举措,激发了长期港股的热情。 本周港股一改调整走势,一路上扬。 恒生指数全周上涨近9%,恒生科技指数全周上涨近14%。
5项措施将为香港股市带来哪些利好? 有什么影响? 这种反弹能否持续? 您如何看待港股的后市?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六位基金经理,分别是: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王超、嘉实香港互联网核心资产基金经理王新晨、基金经理罗家明中欧港股通精选一年期持有基金、汇丰锦鑫沪港深基金、港股通双核基金经理傅蓓嘉、华宝港股互联网ETF基金经理冯晨成、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程兴。 这些基金经理认为,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的五项举措对于进一步扩大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有利于提振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一步活跃香港股市,也有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他们还认为,港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当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科技创新、资源等板块被看好。
一,
提振境内外投资者投资信心
进一步活跃香港股市
中国基金报:近日,证监会发布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五项措施,激发长期港股热情。 5项措施将为香港股市带来哪些利好? 有什么影响?
邢成:证监会公布的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五项举措,对于进一步扩大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支持,提振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其次,可以给香港股市带来更多的流动性,进一步活跃香港股市。 最后,有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声誉。 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资金落户香港,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加快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王新晨:政策层面对香港资本市场给予了大力支持,进一步强化了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市场地位,有机会为港股带来突破。
例如,沪深港通股票ETF合格产品范围放宽后,更多的互联互通ETF将被纳入标准。 这不仅支持香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建设,也有利于国际投资者进一步配置中国资产。 同时,REITs纳入沪深港通,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动员资金入市。 此外,支持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有望为香港IPO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吸引力。
罗家明:此次出台的惠港政策再次体现了国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心,对港股低估值和低迷的投资氛围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反馈。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这将为境内投资者带来高股息资产。 同时,增量资金也可能增加房地产板块的活跃度。
此外,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已纳入港股通,允许境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使用人民币买卖港股,消除汇率波动,让境内投资者参与港股通。香港股市更加便捷有效。 港股人民币专柜设立的初衷之一是进一步丰富境外人民币投资标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未来港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增强跨市场粘性。 ——边境业务。
王超:首先,措施中,放宽了沪深港通股票ETF的合格产品范围。 未来,沪深港通ETF标的数量和规模预计将持续增加,更多资金将流入香港股市,优化香港股市的流动性。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两地市场的投资产品,便利投资者在内地和香港市场配置资产,满足投资者的海外配置需求。
证监会专门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有望灵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地企业规范发展。 同时,香港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更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增强香港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新举措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付蓓佳:扩大互联网ETF、纳入REITs、优化基金互认等措施,有利于满足外资更加多元化的配置需求,提供更多可选的工具和产品; 进一步推动活跃的港元与人民币双柜台交易,有利于内地投资者节省汇兑成本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与香港的五项合作举措,是进一步巩固和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体现。 未来可以期待更多互联互通合作。
冯晨成:证监会发布与香港资本市场5项合作措施,旨在进一步扩大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帮助更多企业长期发展在香港上市的长期发展和回报潜力。 ,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香港,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这一政策变化有效解决了香港股市近年来面临的融资吸引力下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有利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增强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和长期竞争力,吸引中长期投资者。 更多的外资将进一步提升香港市场的话语权。
二,
港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
中国基金报:目前香港股市的整体估值是多少?
兴成:纵向来看,即使近期出现反弹,恒生指数的市盈率(TTM)也只有8.8倍左右,处于过去10年的14%百分位,仍明显低于恒指的市盈率。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 横向来看,港股估值远低于国际市场(如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水平,处于全球估值洼地。
可以说,从长远来看,香港股市目前的估值水平更具吸引力。 中期来看,我们乐观地认为香港股市可能会经历波折而上涨。 国内经济增长政策和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变化值得关注。 影响香港市场定价的分子端盈利水平和分母端流动性因素预计将小幅改善。 较低的估值水平不仅将为市场抵御外部波动提供缓冲,预计也将使香港股市对增长修复和政策信号更加敏感。 ,从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王新晨:目前港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 放眼全球,中国资产被严重低估,具有较大投资潜力。 我们看好海外上市中资资产的价值回归,青睐盈利模式较好、管理优秀、具有长期空间和竞争优势、估值和预期合理的优质品种。
王超:从估值来看,港股正处于表现高峰期。 多数港股业绩公布后普遍下调盈利预测,短期估值上涨空间受到压制。 目前恒生综合指数市盈率为9.0倍,处于历史分位数9.5%的低位。
罗家明:虽然近期香港股市小幅反弹,但目前港股恒生指数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区域。 横向来看,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相比,估值仍较低。 今年以来,实际估值差距有所扩大。 近期观察到,部分海外基金出现了一定的“高低配”倾向,从一些涨幅较大的市场转向港股市场。
傅蓓嘉:从纵向看,港股PE/PB比历史平均水平低一个标准差; 从横向来看,这是全球大多数主要市场的估值洼地。
冯晨成: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5日,香港互联网ETF跟踪标的指数的PE-TTM在30倍左右,处于上市以来的37%百分位。 日本及亚太新兴市场股市前期已经积累了一定涨幅。 但1月底港股受A股影响探底后,其估值水平普遍低于外界。
三,
香港股市流动性困境有望扭转
中国基金报:受政策利好提振,本周香港市场强劲反弹。 这种反弹能否持续? 您如何看待港股的后市?
星成:目前港股的反弹主要是近期政策利好、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小幅改善、美联储降息步伐预期修正以及带来的流动性改善等因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这些因素促进了投资者短期信心,提高风险偏好。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香港股市或将维持区间震荡,并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反弹能否持续的核心仍然是针对性强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恢复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信心。 这也是有效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短期主要挑战的信贷收缩问题的关键。
王新晨:我们对港股持长期乐观看法。 同时,从国内监管来看,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长期市场定位仍将得到加强。 香港为境内企业筹集外资提供了重要窗口。 它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将为我国未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的香港正处于转型转型时期。 我们认为,随着本轮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预期逆转,目前普遍偏低的估值和低流动性的现象将会得到消除。
王超:我们对第二季度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 首先,新“九国规定”推出后,重点将放在上市、退市、分红等方面,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回报,有利于港股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 与此同时,在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带动下,国内经济稳步复苏。 其次,当前美国通胀和就业市场数据不支持降息,海外高利率环境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总体来说,港股本次可能是见底后的恢复性反弹,长期来看我们对港股未来的表现还是比较乐观的。
罗家明: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一直是从两个角度来看:企业盈利能力和估值。 企业利润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逐步深入、经济复苏势头逐步积聚,今年以来部分龙头企业利润已重回增长区间。 与此同时,由于港股权重龙头公司积极提高股东回报,包括回购注销股本、提高股息比率等,近期部分公司的每股收益预期被上修。
另一方面,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下半年可能进入降息通道,这也可能增加全球股市的估值中心。 因此,我们对港股未来保持乐观,更关注优质公司盈利恢复进展。
付蓓嘉:本周港股的持续反弹主要是受到一些交易因素的推动。 展望后市,港股或将迎来更显着的复苏。 制约香港股市的三大因素有望逐步放松。 年内,我们期待看到降息周期带来的流动性和盈利共振触底回升。
盈利方面,近三年港股盈利持续下调,且由于复苏周期错位,盈利增长落后于美国、印度等主要市场。 这是港股弱势的核心原因。 但从2023年开始,我们看到蓝筹公司尽管外部环境波动,盈利韧性较强,2024年盈利增长有望加速。我们预计港股整体盈利增速今年引领全球,将成为支撑香港股市复苏的重要力量。
流动性方面,过去三年美联储加息造成的流动性收缩是港股下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香港股市的流动性困境有望扭转。
从资金配置来看,目前海外投资者对港股的减持已接近历史低位。 在海外资产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全球基金存在再平衡需求。 一旦触发其反射性,目前港股的隐含弹性实际上是非常大的。 一旦公司基本面和地缘政治扰动改善,市场对港股的预期可能会出现较大逆转。
冯晨成:证监会发布对港资本市场合作措施后,周一港股领涨亚太区,也提振了对中资资产的信心。 全球资产再平衡需求下,海外资金在跨区域市场的对冲,是港股领涨的财务基础。 香港股市未来表现的可持续性仍需其他外围因素的支持。 海外投资者是否愿意将头寸转移回中国,取决于从其他市场撤出多少资金。
四、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