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12月6日17时许,李文介绍了近期医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情况。 “目前,儿童仍以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 记者在儿科病房看到,与11月份候诊区排起长龙相比,目前的候诊名单流畅有序。
与前一阶段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患儿数量较多相比,近期流感患儿较多,输液区患儿数量暂时减少。 “这可能与流感需要药物治疗有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比较复杂,病程长,情况复杂,需要长期补液治疗。 所以现在看病的速度相对比较快,医院积压的人数也比较少。 “她说。
“今年,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孩子非常隐蔽。” 李文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呼吸道疾病一是来得早,二是发展非常隐蔽。 她发现,即使有的孩子没有咳嗽等明显症状,CT检查却显示肺炎。
李文认为,家长不能大意。 她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生病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学,恢复期减少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
12月6日17时许,上海龙华医院儿科病房。
12月6日17时许,上海龙华医院小儿输液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如何发现和用药?
胸部专家用 7 个问题和 7 个答案解释了这一切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邀请上海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海深入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诊断、重点用药、医疗注意事项。
问: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
答: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它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就是其中之一。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称为支原体肺炎。
问:为什么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多?
答:事实上,肺炎支原体是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也是SARS最常见的病原体。 今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它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流行模式多为散发病例。 区域性流行约3至7年发生一次,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 流行年发病率是非流行年的数倍。 2023年,将是热门的一年。
从流行时间来看,感染全年发生,我国北方病例多发生在冬季,南方病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近期,以上海为例,肺炎支原体传播较之前略有下降。 流行性感染可发生在社区、家庭或人群聚集地,暴发常发生在学校、托儿机构等相对封闭的群体中。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约为2至3周。 它在潜伏期直至症状消退几周后具有传染性。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儿童、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患者最为常见。
问: 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用什么药物治疗?
答:临床主要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自限性,早期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通常疗程为10至14天,难治性病例可延长至3周。 以肺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止治疗的指征是不合适的。
但我国成人肺炎支原体的特点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 如果出现大环内酯类耐药,8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奥马环素等; 成年患者可以使用呼吸道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
问: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预防吗?
答: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 近期疫情正处于高发期,应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封闭的公共场所。 家庭、教室、托儿所、疗养院应经常通风。 市民可以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每天注意高营养、高蛋白饮食,营养均衡。 另外,青壮年要特别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问: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人都会患肺炎吗? 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答: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还可能伴有头痛、流鼻涕、咽痛、耳痛等症状。 轻症病例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呼吸道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肺炎、肺实变、胸腔积液等。
问:近期,多种病毒共同传播。 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可以做哪些测试来确定?
答:首先可以进行血清学特异性抗体IgG和IgM检测。 一般来说,IgM在感染后一周内上升,2~3周达到高峰,4周开始下降,2~3个月后达到最低值。 可用于判断近期是否有感染,但儿童检出率较低; IgG一般在2周出现,5周达到高峰,并维持较长时间。 它可以用于流量控制。 这是一项回顾性诊断,可以确定以前是否有感染。
二、实验室分离培养。 这是较为可靠的检测标准,但由于常规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技术要求高,对于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三是核酸诊断。 基于核酸(包括DNA或RNA)技术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如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实时荧光等温扩增技术(SAT)等,适合感染后的快速诊断。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采用核酸诊断结合血清学检测可能是目前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佳方法。
问:近期,医疗机构出现就诊高峰。 我去过医院多次,担心交叉感染。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答: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要高度警惕:一是孩子发烧持续3天,体温不见好转或病情复发; 二是孩子出现明显咳嗽、呼吸频率加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不振、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时间。
支原体肺炎在全球许多地方已达到顶峰。 为什么今年特别严重?
近期,支原体肺炎在全球多地掀起热潮。 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 是否会引发全球新一轮疫情? 为什么感觉今年支原体肺炎感染特别严重?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下降趋势。
11月中旬以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数据显示,目前肺炎支原体RNA阳性检出率已从50%下降至30%,流感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全国肺炎支原体先增后减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感染。 不过,肺炎支原体并不是新病原体,不会引起新一轮大规模流行。
在我国,支原体肺炎感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据媒体报道,9、10月份以来,我国多省市多家医院支原体肺炎感染人数明显增加。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下降趋势。
欧洲和亚洲病例增加较为明显
不过,今年以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情况确实有些不寻常。 不仅在中国,丹麦、荷兰、法国等欧洲多国感染病例也大幅增加。
主要原因:免疫力差距
为什么今年冬天支原体肺炎会呈现全球趋势?
一个重要原因是免疫差距,即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前群体免疫水平的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和大流行防范司代理司长玛丽亚·范认为,目前中国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主要是由于免疫力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可能是非药物干预(NPI)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比如戴口罩。 、避免聚集、减少出行等措施。
放眼全球,防疫措施放松后,多数国家都面临因免疫力缺口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加的问题。 以美国为例,2022年秋冬季在美国肆虐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在COVID-19大流行消退后呈现出非季节性趋势。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从2017年到2020年初,美国RSV流行通常于10月开始,并在12月或1月达到高峰。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由于隔离、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的落实,2020-21流行季未出现典型RSV疫情。
然而,随着美国放松管控,2021-22年疫情季于5月初开始,7月达到高峰,1月结束。 2022-23疫情季的开始时间和高峰期将分别为6月和11月,晚于2021-22疫情季节,但早于疫情前期。 同时,本次疫情季节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是近年来最高的,接近20%。
总之,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减弱,人群暴露风险加大。 再加上免疫力水平的差距,该群体更容易患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针对肺炎支原体的免疫缺口出现较晚
除了免疫缺口外,肺炎支原体还因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迟发”的特点而受到全球多地关注。
疫情后期,随着戴口罩、避免聚集、减少出行等措施的放松,一些呼吸道疾病很快卷土重来。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模式对于季节性病毒最为明显,例如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我们上面提到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在美国2022年秋冬的感染率将比疫情之前更高。
《柳叶刀》论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尚未达到COVID-19疫情前的数字。 疫情前,全球支原体肺炎平均发病率达8.61%。 2020-2021年和2021-2022年分别下降至1.69%和0.7%。 2022-2023年仅为0.82%。 今年4月至9月全球平均发病率约为4.12%。
这项研究指出,这可能是因为肺炎支原体的繁殖时间较长、潜伏期较长(1-3周)、传播率相对较低。
由于这种“延迟出现”可能是该支原体所特有的,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建议加强区分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的非典型特征,做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监测工作。
总体而言,今年肺炎支原体给人的感觉是“来势汹汹”,既有免疫间隙效应,也有病原本身的独特性。
此外,疫情过后,国内检测手段的增多以及患者和医生精准治疗意识的增强,也导致肺炎支原体“检出增多”。
据丁香园介绍,医院越来越多地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来检测支原体感染。 与传统实验室MP培养方法相比,更加准确,提高了临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出率。 即使不使用NGS,医生现在也更倾向于对儿童进行PCR检测,以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但肺炎支原体感染本身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也不会导致新一轮的大流行。
除肺炎支原体外,流感病毒、鼻病毒、RSV等多种病原体近期也很活跃。 各地仍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 还是要多注意防护,包括勤洗手、勤开窗通风、保暖、适量服用。 锻炼以增强免疫力和其他方法来保护您的身体和免疫系统。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