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申了“激活资本市场”的要求,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资本市场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为此,证监会于11月1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措施。
对于“活跃资本市场”一事,证监会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研究论证尚未推出的政策措施,成熟一个再推出一个,市场预期持续改善。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研究推动出台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长期价值投资的若干新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自7月24日高层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管理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其中包括降低印花税征收率、规范股东减持行为、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限制战略投资者出借限制性股票等措施。 但总体来看,这些措施的出台对活跃资本市场影响有限,7月24日以来A股指数呈现下跌趋势。因此,“活跃资本市场”仍然是A股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申“激活资本市场”的原因。 作为A股的直接管理者,证监会当然需要在激活资本市场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即继续研究论证尚未推出的政策措施,每一项成熟后推出一项。
不过,证监会的表态最终能否“盘活资本市场”,仍让市场感到困惑。 一方面,在尚未推出的政策措施中,是否还有能够让资本市场活跃的措施,是市场需要思考的; 另一方面,所谓“成熟一个,推出另一个”,这里,“成熟”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应该只是一记耳光。
事实上,在推出激活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时,一定要注重政策的有效性。 例如,此前,管理层出台政策增加派息频率,引导上市公司支付中期股息。 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而言,这种增加分红频率的效果确实不大。 毕竟A股上市公司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上市公司每年的分红也只有几分钱。 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增加分红频率有什么意义呢? 即使业绩好的公司每年分红一次(每股1元),而不是每年分红两次,每次分红0.50元,这并不能增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因此,这种措施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活跃资本市场的作用不大。 因此,与其增加分红频率,不如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又比如,管理层还在进一步研究延长股票交易时间的问题,这对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毫无帮助。 毕竟,当前市场不活跃、投资者信心低迷并不是交易时间不足造成的。 真实情况是,现有交易时间内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延长交易时间只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甚至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问题。 因此,此类研究可以停止。
不仅如此,出台激活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要尽量抓住主要问题,不留隐患。 如果不抓住主要矛盾或者存在政策隐患,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减弱。 比如,引导上市公司回购,是管理层非常重视的事情。 事实上,7月24日以来,上市公司的回购浪潮确实激增,但这些回购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有限。 究其原因,上市公司回购很少用于股份冲销,大部分用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 这种回购根本不能增加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又比如,市场相对看好的规范股东减持措施,也留下了很大的政策风险。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股本亏损或净亏损,或者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且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过去年平均净利润的30%的三年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持有公司股份。 那么,如何评估亏损企业呢? 或者业绩不好的公司,比如一年每股盈利0.03元的公司,派发股息0.01元,满足30%的分红比例。 那么,这样的公司控股股东是否可以大量减持并套现呢? 因此,减持新规显然仍存在重大漏洞,不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综上所述,在活跃资本市场方面,证监会强调,将继续研究论证尚未推出的政策措施,待各项政策措施成熟后推出。 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强调了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就性质而言,要明确“成熟”的标准,不允许出台的政策措施偏离方向、留下重大隐患。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