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则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行业统计,一些先进芯片的生产涉及数千道工序,需要70多家跨国合作才能完成。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加强分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美国无视要素最优配置规律,企图利用自身优势打压新兴市场等国家发展,破坏现有芯片产业高效协同布局。 这是典型的科技霸权,损害全球共同利益。
违反市场规律,通过巨额产业补贴强行支持“美国制造”,将增加财政负担,拖累经济增长。 同时,这种独家补贴政策对美国企业来说弊大于利。 与全球芯片市场动辄突破千亿美元的产值和利润相比,美国政府提供的超过500亿美元的补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如果美国全面禁止半导体企业向中国客户销售产品,美国半导体企业将失去18%的全球市场份额。 受出口限制影响,高通2023财年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市值暴跌超300亿美元。 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也联合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其停止对中国芯片出口实施更多限制。
美国芯片的“护栏”并不能阻碍中国科技创新的步伐。 对于中国来说,制裁虽然带来了困难,但也催生了创新。 近年来,中国国内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产业技术加速演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芯片产业逐步走上了自主可控的道路。 同时,凭借巨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日益深化的开放战略,中国市场正在成为新技术新模式的孵化器、试验场、展示推广平台。 ,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以及创新的起源。
从长远来看,国际企业将不得不调整布局以维持市场份额。 最终的后果可能是全球产业链出现“去美国化”趋势。 美国无差别实施单边制裁,也将促使各国加快实现科技独立、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努力。 美国芯片的“护栏”无法“保护”自己,也无法“阻挡”创新的大势。
相关报道
持续一年愈演愈烈的“科技战”美国赢了吗?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