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灰氢”是目前最重要的氢源。 据中国氢能联盟统计,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将达到4004万吨。煤制氢是最主要的制氢方式。 2021年,煤制氢产量占比将达到62%。 从全球来看,据IEA统计,2021年全球氢产量总量为9400万吨,其中天然气制氢占55%,煤制氢占17%,工业副产氢占16%。
工业副产氢生产领域覆盖面广,资源负荷中心均具备一定产能,潜在产能超过1000万吨。 与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北地区相比,工业副产氢可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广东地区,与氢能应用最先发展的地区相匹配。 目前,我国焦炉煤气、氯碱化工、合成氨和合成甲醇、丙烷脱氢等行业每年可提供数百万吨副产氢供应。 工业副产氢气可以在氢能产业发展初期提供低成本、分布式供应。 氢源有利于氢能的快速发展。
绿氢生产成本降低空间巨大,绿氢长期成本与灰氢相同。 长期来看,碱性电解槽制氢成本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成本将分别下降63.1%和73.8%。 碱性电解槽制氢成本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用电量和电价的降低带来的运行成本的降低,以及寿命延长带来的固定资产平均成本的降低。 两者跌幅分别达到78.0%和79.5%。 PEM电解槽制氢成本的降低主要受益于电价的下降,以及局部替代带来的设备成本下降和寿命延长带来的摊余成本下降。 两者降幅分别达到94.2%和57.8%。 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电解槽总名义容量超过14GW,其中碱性电解槽约占94%,PEM电解槽约占6%。 目前,行业较为分散,多数厂家碱性电解槽产能在0.5-1.5GW之间。 为了实现加速绿色制氢,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当前技术迭代的重点,电解槽正朝着高单体制氢、低能耗的方向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制氢成本下降不及预期,氢储运发展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