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又是一个学年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开始,幼儿园出现了“找孩子难”的现象。 不过,虽然公立幼儿园不再难上,但由于年龄限制,很多家长想要在家附近为3岁以下的孩子找到性价比高的托儿机构并不容易。
家长说贵,但是托儿所赚钱吗?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冯女士今年上半年走访了家附近的十几家民办幼儿园和托育机构,发现最便宜的一所收费标准为6500元/月。 “双语的基本都是几万,最贵的家庭每个月接近两万,光上一堂幼儿班就要一个人的工资。”
由于她的女儿在2022年9月之前将不满3岁,周边公立幼儿园将拒绝冯女士。 “如果去公立学校,每个月加上餐费就要1000多,非常划算。” 冯女士说。
最终,冯女士先选择了价格便宜的私立幼儿园上幼儿园,并计划9月份将孩子转入公立幼儿园。 “其实,我从孩子一岁多起就想送她去托儿所,但家里人手不够,费用又贵,所以一直迟迟没有送她。” 冯女士说,当家里只有一位老人可以照顾孩子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委托。 “对于职场妈妈来说,没有其他选择。如果不送托儿,一个月请保姆的费用和托儿费用差不多,而且没有专业的托儿老师。”
《2022年北京托儿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送托儿的家庭中,每月实际托儿费用大部分在6000元以上。 虽然收费水平并不是他们选择托儿机构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但大多数已经投身托儿的家庭也希望每个月的托儿费用不超过4000元。
尽管家长们屡次抱怨成本过高,但中新经纬在走访中也了解到,不少托儿机构盈利仍举步维艰。 疫情期间,不少托幼机构也因幼儿出勤率低等因素而破产。 停止。
苏德忠是早教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托儿所的大部分成本是人力。 基本上,老师的月薪在6000到8000元左右,而主力老师的月薪在10000元左右,而托儿中心和幼儿园则不然,师生比不能太高,这意味着同样的20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幼儿园可能只需要配备2名教师,而一个日托中心可能需要配备大约4-5名教师。
场地费是另一大块。 苏德忠透露,在北京、上海,每月缴纳场地费2万至30万元、一年2至300万元的情况很常见。 “其他费用,比如研发费用、运营成本等,也可以通过规模来摊薄。但租金、人力都是私立托儿机构绕不过去的硬性开支。”
企业托儿服务是更好的出路吗?
优尔育儿集团此前将自己定位为“中国育儿界的爱马仕”,每月收费1.98万元,吸引了众多明星顾客。
但近年来,在德隆集团、嘉道资本、融创集团等股东的支持下,优儿托育集团逐渐转向普惠托幼,通过免租场地的方式与地方政府共建运营。 目前各地分支机构的“公办私立托儿所”收费每月不超过3000元。 有了政府补贴,唐山每月只需700元。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约4000万,超过30%的婴幼儿家庭有托儿需求。 然而,托儿服务机构的入园率仅为5.5%左右。 截至2022年底,中国每千人拥有托儿中心约2.5个,距离“十四五”末4.5个的目标仍有差距。
如何快速普及普惠育儿服务,消除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 在苏德忠看来,“破局”的关键在于“企业关怀”。
苏德忠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指出调查显示,优待企业员工、为员工创造企业环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企业育儿可以解决员工育儿家庭的刚性需求,提高员工敬业度,可以使企业绩效提高20%,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提高32%,离职率可降低87%。
苏德忠指出,一方面,企业托育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让员工投入更多时间工作,保证生产效率,显着提升市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投资托儿服务的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投资回报。 根据经验测算,一家500-1000人的企业如果开设一个50个名额的托儿园,初期场地装修加上第一年的运营费用约为200万元,托儿费约为3000元/月。 ,将在 24 至 30 个月后收回成本。 因此,企业投资育儿不仅没有很高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盈亏平衡,两年左右就可以盈利。
另一方面,苏德忠还建议将企业育儿纳入ESG评价标准。 他表示,目前ESG中的“E()”有具体的评估标准,可以衡量碳排放,而“S()”和“G( )”则相对没有明确的标准。 。 如果企业儿童保育能够纳入“S(社会)”标准,那么企业就会更有动力这样做。
苏德忠介绍,在国外,相关衡量标准包括企业是否提供妇幼补贴、弹性工作时间、购买优惠托儿场所、建设托儿园提供托儿服务等。 “为了彰显家庭友好型企业文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市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不仅愿意投入企业育儿,而且会主动不遗余力地推广。 ” 苏德忠说道。
他认为,构建优质社会责任企业的评价体系,不仅是为了提高员工福利,更是为了促进职场平等,尊重女性员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女性员工健康发展。全国人口高质量发展。 责任。
在谈到如何推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育婴行业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杰华此前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进入育婴行业的企业需要一个明确的市场前景。 目前情况下,提供托儿服务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土地优惠、免税等优惠政策。 他强调,未来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托儿服务机构,都需要一视同仁,必须让企业在这一领域盈利,从而推动市场逐步崛起。
“虽然目前可能存在利润低的问题,但育婴行业未来可能会转型为一个产业,既有高端产品,也有中端产品,这将形成市场的有序循环。” 卢杰华说道。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表示,对于机构养老,可以参考政府财政补贴。 机构养老财政补贴包括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月床位补贴。 如果将养老财政补贴复制到托幼机构,相信机构会有动力这样做。
他认为,也可以鼓励有条件、有条件的企业开设托儿所,作为员工福利。 如果还有一些剩余指标,也可以向周边地区的居民开放。 此类企业可以从财务、税务角度进行处理。 给予一些优惠政策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