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有时候,猪价刚涨了几毛钱一斤,饲料却立马涨了300元一吨。” 西南地区一家农场的老板黄先生近日向记者抱怨。
面对7月以来豆粕涨价带来的饲料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户只能被迫接受。 财联社记者从多方采访中获悉,豆粕的持续上涨除了外围市场CBOT大豆上涨带动外,还有国内部分油厂受海关检疫影响停产造成的。政策。 另外,受原料上涨影响,国内饲料价格再次大面积上涨,短期内或将继续上涨。 下游养殖端和饲料企业将持续承压,相关饲料企业或将被迫加速卷入。
豆粕单月涨近500元/吨,饲料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
近一个月来,豆粕等饲料原料持续高位上涨。 数据显示,8月10日国内油厂43%豆粕成交均价为4683元/吨,较7月10日成交均价4198元/吨上涨11.55%。
豆粕持续上涨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 上海钢联豆粕分析师李新阳告诉记者,“国外,在美国农业部6月底发布的种植面积意向报告中,新作物种植面积低于7-8月是美国大豆关键生育期,美国中西部作物带仍频频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国外CBOT大豆上涨带动豆粕现货价格上涨;国内部分油厂受海关检疫政策影响,出现断豆停机现象,且油厂豆粕库存低于往年同期,当前油厂压榨利润持续恶化但他们普遍对后市持乐观态度,对价格抱有较强的心态。”
除豆粕外,鱼粉也长期处于高位。 截至目前,进口秘鲁超蒸汽鱼粉主流成交价格已突破19000元/吨,且自3月底以来,进口鱼粉价格累计上涨近5300元/吨,涨幅达39%。
据记者了解,由于豆粕、鱼粉等原材料持续上涨,本月多家饲料企业出现了二次涨价,且涨价幅度不同。 某饲料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近期,公司饲料按地域、品种上调70-200元/吨”。
从行业来看,饲料上涨或将持续。 “我们的饲料企业遵循市场原则,当原料上涨的时候,我们的饲料企业只是被动涨价,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的涨价跟不上原料的上涨,这就导致成本上升。从近期来看,对于原材料的走势,我们业内很多人士都认为还有上涨的可能。”
李新阳对此也持相同观点,“饲料有继续上涨的可能。目前豆粕市场主要等待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的新指引;从国内基本面来看看来,油厂整体开工率维持高位,豆粕供应依然充足,但进口大豆长期利润较差,油厂长期基差报价十分坚挺。短期来看,豆粕现货价格仍将偏强运行,鱼粉方面,秘鲁试捕发现幼鱼比例较高,利好国内鱼粉市场价格及贸易商销售心态坚挺由于国内鱼类资源情况暂时不明朗,市场观望为主,坚挺,不排除未来鱼粉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另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国际粮食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下,全球相关农产品(供给)的紧张情绪或将持续,这将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高位。”饲料原料,甚至进一步上涨。 可能的。”
高成本打压养殖端心态,企业被迫开始内卷化?
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端和饲料企业都面临压力。 以生猪养殖为例,今年以来,生猪养殖方已连续近8个月亏损。 虽然近期生猪价格出现反弹,但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上升,导致下游养殖端心态失衡。
四川养猪户黄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这两周生猪价格上涨,但饲料价格也在上涨,导致生猪价格刚刚回到成本价”线还有一点利润,但成本又提高了。”
生猪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能反映出低猪价、高成本下养殖端面临的压力。 根据此前相关生猪企业半年度业绩预告,21家上市生猪企业中有20家出现预亏,合计亏损至少130亿元。
与养殖端相比,饲料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由于养殖端持续亏损,养殖户对饲料涨价的接受度越来越差。 “当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时候,我们的饲料企业其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涨价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 如果末端不能接纳和留住客户,也会导致出货量下降。”西南某饲料企业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
另一位饲料企业人士告诉记者,“据一线经销商反映,近期,尤其是6月份,养殖户信用账户较多。如果不提供信用账户,很多养殖户购买饲料的压力会更大。” ……流程中也会有一些紧张。”
如何保证客户的稳定,成为饲料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客户资金紧张时,我们一般会向银行推荐资质优秀的客户,但我们不提供担保。” 一位上市饲料公司内部人士透露。
除了帮助客户解决财务问题外,相关企业也在推进自身的配方研发,“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营销、管理、采购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也加大了配方的调整力度” “以及配方原料替代技术的研发。其实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原料替代技术,但是这两年根据市场情况,我们加大了力度。” 广东饲料(.SZ)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李新阳看来,“对于饲料企业来说,在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利用好金融工具控制饲料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还需要研究合适的饲料配方。”豆粕、鱼粉等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时,寻找相关杂粕等动物蛋白作为替代品,补充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型饲料上市公司相比,在资金紧张、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小公司可能很难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原料水平的持续高位和优势配方技术的竞争,饲料企业将延续此前力度逐年加大的趋势,相关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甚至有一些饲料企业存在被淘汰的可能。”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