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川兴川的突出位置,更好担负起稳产保供责任粮食、生猪、油籽等重要农产品。 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点,加强良种良田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这为我们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从外部看,全球粮食产量增速放缓,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等地缘政治风险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国际粮价受国际粮商控制的风险大幅增加。 在国内,近年来极端天气在我国有所增加。 主汛期以来,多地出现强降雨、台风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可以说,无论是稳定粮食供应链,还是农业防灾减灾,都更加依赖好种子、好土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关键在地上储粮,关键在技术储粮,关键在种子和耕地。 近年来,中央把种源安全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旨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一系列“长牙”硬措施出台。
种子方面,种业振兴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启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一批珍稀濒危资源得到保护,发现一批畜禽地方品种,资源战略安全保存能力显着提高; 推动种业创新,实施新一轮国种与畜牧养殖联合攻关。 家禽遗传改良计划、部分关键技术和主要品种取得突破; 完善国家种业基地布局,种子供应保障能力提高到75%; 从3万多家种子企业中筛选出270家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形成国家种子企业。
耕地方面,“长牙”硬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从数量上看,耕地持续快速减少得到初步遏制。 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比上年末增加约130万亩。 从质量上看,到2022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今年上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约3663万亩,重点补足土壤改良、农田排灌等短板。 今年年初,中央印发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评价办法,评价工作总体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执法方面,今年上半年查获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4%,面积同比下降80.5%。
虽然这两年在种子和耕地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不能轻言说,种子和耕地问题已经通过了考验,还不能高枕无忧。 应该看到,种业发展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种业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够强,国内种业研发能力远远落后于国外,部分种子仍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需要看到,我国耕地数量少、整体质量低、后备资源不足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无粮化”的任务依然艰巨。
品种好不好,耕地好不好,要看田间表现。 未来,一方面要继续在种业和耕地上下功夫,加快优质品种更新迭代,下定决心发展民族种业,加快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优质土地。 标准农田; 另一方面,要加强好品种、好田的配套设施,打好田基础,好品种跟进,发挥要素投入的乘数效应,让农民用上最好的种子。在最好的耕地上生产粮食。 事实上,扶持良种、好地的过程,不仅是为小农户引进现代生产要素的过程,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按照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继续抓好种子和耕地工作。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