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古话说,大疫无三。 随着新冠肺炎回归“乙级乙级管理”,大家对不受疫情束缚的生活充满向往,也对经济复苏充满期待。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一季度GDP总量28.5万亿元,同比增长4.5%,超出市场预期4%。 此外,生产、消费、进出口、就业等多个领域主要经济指标也呈现加速复苏态势。 一季度经济数据实现开门红,表明一季度我国经济整体处于快速复苏状态。
经过一季度快速复苏后,4月份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消费的恢复最为明显。 但如果排除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此前市场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出现。
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五一假期期间,户外露营、淄博烧烤、省内短途旅游、线上消费蓬勃发展。 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人随波逐流”的景象。 这不是报复性消费吗?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2.7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 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人均消费540.35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5.5%。
从数据看,人均消费不高,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疫情过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消费仍有恢复空间。
各种经济金融数据指标是我们判断经济走势的重要依据,而且各个指标的走势可能会有所不同。 我们主要看一下先行指标——PMI和社会融资的走势。
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可以理解为经济“风向标”。 从6月份的数据来看,6月份我国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而非制造业则仍处于荣枯线之上,景气度较高。
社会金融数据
社会金融数据是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重要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量。 6月份社会融资数据好于预期,居民贷款继续改善,表明企业和居民信心回升,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所改善。
从PMI和社会融资走势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复苏趋势仍在延续,复苏基础还需继续巩固。
在此,我们需要看到,今年以来有两大客观因素压制了我国经济。 一是我国经济增长中心定期下移,二是全球经济周期下行。
第一个因素会影响消费和房地产的表现,第二个因素会影响出口的表现。 这对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增长动力产生了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难以超预期。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国家的货币政策仍然比较友好,支持稳增长的基调没有改变。
6月份,央行连续下调多项政策利率,货币政策总量层面进一步宽松。
一方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有效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LPR调整,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利率将会降低,减轻居民房贷负担,有利于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
而且,我国居民储蓄率持续上升,净储蓄增速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愿相比之前可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但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消费复苏的潜力依然存在,无需对后续消费的复苏过于悲观。
今年的端午假期被旅游界形容为“五年来最火爆”。 端午假期,全国出游国内游客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 国内旅游收入373.1亿元,同比增长44.5%。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 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低经济增速0.6个百分点。
从数据看,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较为明显,“主引擎”作用相对更为显着。 随着海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我国经济后续复苏很可能更多依靠消费。
随着暑假的到来,暑期亲子游也迎来全面复苏,旅游业或将进入结构性复苏的新阶段,这也将有助于推动消费的进一步复苏。
尽管我国经济仍面临多重压力,但复苏趋势仍在延续。 在政策仍服务于稳增长的背景下,不如看好我国经济后续走势。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