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官方微博消息,6月29日,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牵头,联合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大学和医院,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医疗多模态基础模型组“溥仪”。
据介绍,在语言模型方面,“溥仪”可以提供指导、咨询、健康咨询、辅助决策等多场景、多轮对话能力; 在图像方面,它可以针对放射图像、病理图像、内窥镜等不同成像模式。 ,实现高精度检测、分割、分类等前沿研究和临床任务; 在生物医学方面,可以帮助设计合成高稳定性、高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解决新型蛋白质药物开发中普遍存在的耗时、昂贵的问题。
“溥仪”近期将逐步开源,涵盖医学图像、医学文本、生物信息学、蛋白质工程等10余种医学数据模态,推动跨领域、跨疾病、跨模态的科研突破基于医学基本模型。 帮助解决医疗领域的长尾问题,推动医疗大模型的产业落地。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慧医疗研究中心主任张绍亭表示:“‘普医’的问世,为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将带动医疗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如模型即服务(MaaS)等模式,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拓展,大模型将更好地赋能医生、服务患者,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目前,“溥仪”已与全国多家顶级三级医院、制药公司合作。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用数字人”已应用于全身多部位、多器官、多模态影像的智能辅助诊疗,覆盖十余个临床方向;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双方合作创建了基于自动提示词微调的大视觉语言模型,显着提升了小样本下医学图像的检测性能; 在生物制药领域,与多家知名药企合作,利用基础模型赋能蛋白质工程,助力药物研发。
多场景赋能“AI+医疗”商业化加速
医疗领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 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医学影像领域患者会诊和智能分析的效率,这将为智慧医院提供底层支撑。 按应用场景分类,AI+医疗主要分为AI医学影像、CDSS、智能病历、AI制药、医疗数据智能平台、AI医疗机器人、AI基因分析等细分应用技术。
目前,AI大模型主要应用于医疗信息咨询和科普、会诊指导、辅助诊断和决策、智能对话和自动起草回复等场景。 在国外,多种大型模型已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如谷歌的Med-PaLM2、微软的DAX等。
随着各类AI医疗大模型的加速迭代和演进,商业化前景有望进一步打开。 据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全球医疗AI市场将从2021年的110.6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87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0%。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大规模模型技术的发展,处理海量多模态数据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AI+医疗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AI+医疗的应用,首先通过文本生成和辅助查询,提高整个医疗流程的效率。 未来有望融入辅助诊疗决策等核心业务系统,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力量。
在产业链层面,AI+医疗主要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环节。 基础层包括数据、算法、算力等,参与者众多,呈寡头垄断局面; 技术层包括CV、NLP、智能语音等技术,参与者的技术相对成熟; 应用层针对AI医疗影像、CDSS、医疗机器人、医疗数据智能平台等应用。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医疗科技龙头企业拥有技术、行业Know-How等要素,与领先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数据、场景等要素的补充,相关产品有望成为首发降落。 相关企业主要有:
润达医疗:AI产品“润达智能巡检”率先落地;
威宁健康:10月将正式发布基于GPT技术的新产品WiNEX;
创业惠康:打造聚合平台;
嘉和美康:有多种AI产品,积极探索大模型的应用;
安必平:与腾讯AILab共同开发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建辉资讯:AI助力药品智能化管理。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