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郑善杰在旗帜网发文指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充分发挥国家新体制优势,加强基础科技能力建设。 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作为重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推动消费升级,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以下为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推进高质量发展“四个必须”的要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开局良好。
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发展质量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推动解决影响建立新发展格局和实现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推动了一系列变革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成功地推动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全面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才能确保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国,实现民族复兴。 在康庄大道上大步向前。
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过去十年,我国经济以年均6.2%的速度增长,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11.3%上升到18%左右。 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2604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高质量发展是确保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点新要求,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改善民生福祉。 近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新增就业1.4亿多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6万元。 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协调,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畅通经济循环,着力稳链强链、补链长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动能。科技创新,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多个能源品种产能居世界第一,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一直在增加。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四个必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引新时代发展新征程。
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性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 发展理念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新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的集中体现。 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力引领了我国新发展。 发展实践。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是我国在新时代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把握、准确认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倡导创新、强调协调、倡导绿色、促进开放、促进共享的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发展和在各个领域,从而协作,形成合力。
要更好地协调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至上,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追求高质量。 质量没有有效提升,数量的合理增长就无法持续; 没有数量的合理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改善都将无从谈起。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新的发展环境,对经济质量和增长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只有以质量取胜,不断创造竞争新优势,才能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经济发展质量和数量有机统一,把推动发展的落脚点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一场全国性的比赛。 强大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与时俱进的重要法宝。 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之举。 它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只能进行,不能完成。 过去,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变革、体制重塑、诸多领域全面重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 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高质量发展中无法回避和回避的矛盾,更需要用改革的方式破解问题、激活活力。 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高水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支撑。 ——质量发展。
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把发展成果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善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解决“有没有”问题转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 在新的征程上,要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把孩子教育、学习教育、工作收入、疾病医疗、养老、住房等统筹做好。对于老年人。 我们将继续努力,一件一件地做,年复一年,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造福于全体人民。
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以新面貌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新的结果。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充分发挥国家新体制优势,加强基础科技能力建设。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做强全产业链重点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自主创新应用迭代创新产品和自主开源技术,维护重点领域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 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作为重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推动消费升级,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充分发挥投资的主体作用,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加快推进“十四五”102个重大项目和其他重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实施有效项目。 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强民间投融资支持,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短期项目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两个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不断创建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企业。 商业环境。 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全面开放的全国统一市场。 深化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加快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均衡、开放型经济体系。安全高效。
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粮食地储和储粮技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行动,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发展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城市。 一、区域经济布局高质量发展。
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加强就业优先导向宏观调控,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机会公平,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