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公共资金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已广泛纳入居民家庭资产配置。 近期,证监会推出六大举措。 一是“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股权基金”。 不难发现,7亿多基督徒信心的恢复将是激活资本市场的关键。
此前,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任李战公开呼吁:“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温和复苏。”
为什么要关注赚钱效应? 投资者关心的“市场底部”到底有多远? 为什么上市公司的质量如此重要? 此次,李展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从基金行业从业者、个人投资者和财富管理行业的角度解读“活跃的资本市场”。
居民理财需求迫切
目前,我国个人投资者数量已超过2亿。 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场格局,也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 但赚钱效应的缺失,影响了投资者的热情。 我国资本市场“多牛多空”、短期波动较大的特点亟待改变。
对此,李战认为,未来,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在促进消费方面,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显得尤为重要。
活跃的资本市场有利于满足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间接发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 李展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居民对资本市场发挥理财功能的迫切需求:2020年至2022年,国内家庭部门积累了大量的预防性储蓄,其中由于储蓄率下降而贡献较大。消费倾向约为4.6万亿元。 其中,这些资金更多投资于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流入A股十分有限。 然而,2021年7月以来,国家进入降息周期,银行存款和货币资金的回报率越来越低。
为此,要增加资本市场活跃度,提振投资者信心,让老百姓通过投资资本市场、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感受到盈利效果。 “通过分享优秀上市公司的长期成长收益,普通老百姓可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整体资产收益率,进而不断加大A股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活跃资本市场。” 李展表示。
信心持续恢复将迎来市场走势
随着政策持续落地,股市或将见“底”,效应逐渐显现。 近期,上市公司积极动用真金白银进行回购,公司数量和回购金额不断扩大。 A股回购浪潮的启动预示着“市场底部”可能即将来临。
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究竟能走多远,成为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李战认为,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基本明确了政策底线,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给民众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信心。 “从8月4日到8月25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再次大幅下跌,或者跌出了这个‘市场底部’。”
8月27日,一系列活跃资本市场的具体政策措施出台。 8月28日,上证指数开盘上涨逾5%。 李战认为,这是市场企稳反弹的号角:“如果投资者信心能够继续恢复,随着经济复苏,相信A股也有望迎来恢复性上涨。”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李战认为,市场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底。 不过,自2022年10月下旬以来,沪深300指数基本处于筑底阶段,至今已近一年时间。 “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A股市场触底反弹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相信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经济复苏的到来,曙光就在前方。” 李战分析称,触底反弹的时间应该不会很长,投资者可以开始逐步加大对A股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对话
改善A股生态环境,为缓慢增长和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政策“组合拳”超市场预期
南方日报记者:多部门密集出台激活资本市场政策措施。 您如何看待政策“组合”对于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李展:8月27日密集出台的激活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超出了市场预期。 决策层保护市场的态度明确、不含糊,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首先,证券交易印花税自8月28日起减半,超出市场预期。 从长远来看,将大幅降低投资者交易A股的成本,将利润让渡给投资者,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
二是进一步规范减持行为。 对于断股、断净、长期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过低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票,这将有助于指导列表。 公司IPO定价更加合理,经营管理和市值管理加强,注重分红,这些都是给投资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特别是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股利,可以增加投资者的获得感,有效分享上市公司成长的红利。
第三,将投资者购买证券所需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从100%降低至80%,有利于发挥融资融券功能,盘活存量资金,提振投资者信心。
最后,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 上市房地产公司再融资不受突破、净值突破、亏损限制。 这不仅可以阶段性减少库存总量,也凸显了房地产行业支持的必要性,有利于化解房地产行业相关风险,提振市场对房地产行业和宏观经济的信心。
后续激活资本市场仍将以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加快相关基础制度建设为重点。 即以活跃的资本市场为契机,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和制度建设。
加强融资后续投资跟踪管理
南方日报:从投资角度来看,制约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李展:我对A股上市公司筹集的资金是否真正用于有价值的投资有很大疑问。 目前,有一些上市公司直接将融资用于投资理财,而不将融资用于与业务相关的投资。 这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同时,还存在一些企业融资被挪用、未用于原来披露用途等现象。 这对投资者来说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为此,笔者认为,应切实加强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后续投资跟踪管理,加大对无效融资、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更多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募集资金可用于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提高注入资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益。
对欺诈发行保持零容忍
南方日报记者:融资方面,一二级市场倒挂、上市公司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它们?
李展:一二级市场倒挂有两个原因。 首先,一些优秀的公司在公司处于0到1的阶段时未能在二级市场上市,导致这些公司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在1到N的阶段迅速上升,离开二级市场估值提升的空间被明显压缩。 其次,A股二级市场长期估值水平较低,目前估值水平处于30多年来的底部区间。 截至8月31日收盘,上证综指市盈率(TTM口径)仅为13.1倍,仅为该指数上市以来分位数水平的17.87%。 过去五年的分位数水平为43.92%,表明过去五年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确实偏低。
科创板的设立很大程度上为创新企业提供了更早进入二级市场的机会。 相信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激活资本市场政策措施的积极影响逐步显现,一二级市场倒挂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谈到上市公司质量,从对股东负责的角度来看,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非常重要。 A股需要更多优秀公司、诚信公司、规范公司。 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应保持零容忍态度,加大对违法违规相关上市公司和第三方机构的处罚力度,加大退市力度,对于改善生态也非常重要。 A股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
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
南方日报:如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振投资者信心?
李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非常重要。 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本身就处于信息劣势。 如果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存在误导、虚假、错报,或者信息提前泄露,或者大股东违规减持,都会给投资者造成投资损失。 。 因此,有必要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大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增加投资者维权的便利性,切实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权益。
南方日报: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根据您自身的业务需求,您希望哪些政策能够尽快出台并落地实施?
李展:8月27日,一系列激活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8月31日,国务院还宣布提高个人所得税特别附加扣除标准,调整后的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这些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增加居民最终收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减税实现的,体现了国家促进消费、活跃资本市场的决心。 这些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信促进消费、活跃资本市场的目标将会逐步实现。
长远来看,希望一些改善A股生态环境的制度规定能够进一步完善,为A股慢速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报道
经济日报:资本市场促进消费潜力巨大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