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今年一季度,被称为外贸“三新”的电动乘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继续保持旺盛态势,出口总额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拉动整体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领跑“新三”。 一季度,电动乘用车出口647.5亿元,同比增长122.3%,占我国汽车出口的比重提升5.1个百分点,达到43.9%。 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动力来源的锂电池也表现不俗。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同比增长94.3%。
“‘新三’产品作为新的增长动力,体现了中国出口质量有效提升、数量合理增长,也为中国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卢大良说。
新能源汽车出口火爆
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此背景下,一些车企纷纷选择跳出“内卷”,布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我国在新能源赛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日益被世界认可。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311万辆,首次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创历史新高。 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3%,位居全球第一。
从出口均价来看,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均价一路上涨至2.12万美元/辆。随着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提升技术和产品性能方面,我国纯电动汽车出口平均价格大幅提升,极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将继续强劲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3.9倍。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迎来“开门红”。
具体到整车厂商,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4.3万辆,同比增长12.8倍; 奇瑞汽车新能源汽车出口17.2万辆,同比增长1.5倍。 作为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出口增长显着。 根据2月份在泰国注册的纯电动车型数量数据,哪吒V位居榜单第二位,达到1254辆,环比增长126%。
“一季度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出口增长强劲,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绩迎来“开门红”,主要得益于国内自主品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市场对我国新能源产品的强劲需求。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拓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走出国门,出口新能源汽车趋势将持续向好。 可以期待。
海外锂电池需求井喷
中国电池企业加速出海
今年一季度,除了整车出口持续景气外,我国锂电池在海外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受欧美电动汽车高额补贴刺激,以及海外储能市场锂电池需求井喷,以欧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正成为动力电池新的增量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同比增长94.3%。 同期,动力锂电池累计出口量达到25.8GWh。 其中,三元电池累计出口18.7GWh,占出口总量的72.6%; 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7.0GWh,占总出口量的27.2%。
事实上,我国锂电池出口在去年就已经开始爆发式增长。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3426.56亿元,较2021年的1835.26亿元增长86.7%,创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池企业正携手中上游材料和设备企业加速海外扩张。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远景能源、欣旺达、捷威动力、瑞普蓝骏等为代表的中国电池企业提前布局。 产能等方面展现出中国电池企业的优势,助推我国锂电池产业规模和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谈及锂电企业出海的机遇,远景能源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赵伟军表示,“到2025年,预计海外市场仍存在产能缺口。”汽车行业产能国产化,决定了谁能迎合,谁能走出去,谁先走出去。”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100董事长余庆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欧美等海外市场增长明显,叠加境外资本市场上市门槛低。 国内锂电池企业大规模产品出口,甚至计划海外上市,主要是为了吸引优质资本,获得更高估值,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影响力。
可见,锂电池已成为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重要出口产品之一,但海上风光与风浪并存。 “海外贸易市场环境的稳定性是最值得关注的。” 崔东树表示,这需要锂电企业在不确定性和商机之间权衡,时刻关注自身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海外市场的不同需求。
据了解,未来我国锂电池产品出口可能面临各种限制。 例如,欧盟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碳关税政策,并于2026年起削减对欧盟企业的免费配额,这意味着欧盟市场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根据欧盟《新电池法》,还将对动力电池企业的碳足迹进行评级,并在2027年设定了一定的门槛,超过门槛的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对此,于庆蛟表示,锂电行业不能只是跟风,也不能简单地“圈地”,更不能被文化、团队、供应链拖后腿。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在欧洲市场携手合作,打造完整的供应链,实现产业链健康发展和协同创新。以技术和产品实力赢得市场份额是关键赢得国际话语权。”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