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业绩增长、估值回落 华大基因拟新增盈利点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05-03 08:56:30 
  本报记者 唐唯珂 深圳、广州报道

  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板块的厚爱在2017年有目共睹。随着上个月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获准赴港上市以及“新三板+H股”等政策的落地,有业内人士断言,2018将是医疗健康板块在资本市场满载而归的一年。

  近日,华大基因召开2017年业绩推介会,其各大业务板块实现了20%-50%左右的增长,从全球最新数据看,华大基因收入排在Illumina和Thermo Fisher之后,位列全球第三。但市值却从最高点时的1000多亿元,回落至600亿元左右。

  华大基因CEO尹烨回应了业界长期质疑的市值问题,并称肿瘤筛查、云计算、科研服务以及海外市场,都将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业绩增长市值回落

  多位生物医药领域投行人士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资本市场的周期性与产业周期无关,在以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为特点的医疗健康领域体现更为明显。

  4月27日,在2017华大基因业绩推介会上,华大基因CEO尹烨向记者明确回应了质疑公司的高估值与高市盈率的声音,在他看来,市值并非目的而只是结果。不对短期投机者负责,对长期支撑华大的人负责。高估值下,仍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抱有信心,并指出,今后肿瘤筛查、云计算、科研服务以及全球化的海外布局,都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

  回顾2017,华大基因7月带着“基因界腾讯”的称号登陆A股市场,曾连续18个涨停,股价一度达到261.99元/股,以及一直远高于行业平均值的三位数市盈率。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华大基因的营业收入在Illumina和Thermo Fisher之后,位列全球第三。然而,资本热捧之下,外界对公司争议也从未停止过,高估值的医疗健康企业如何通过长期发展,实现软着陆一时间成为议题。

  4月27日,尹烨向记者表示:“华大不是给大家炒的,作为一个公共公司,需要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能够在上市一年内跻身全球前三最高市值的基因服务公司,市值稳定在600亿左右,最高时达到千亿,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基因检测技术储备和中国的特殊国情。”

  长期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的特性注定医疗健康板块对短期投机客来说并不是个好选择。

  2017年华大基因四大业务板块中,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达11.36亿元,同比增长22.28%;复杂疾病类服务营业收入达4.57亿元,同比增长19.11%;基础科研类服务营业收入达4.04亿元,同比增长22.80%;药物研发类服务营业收入达9085.68万元,同比增长52.95%。而对于主营业务生育健康类毛利率从2016年的76.4%下降到67.8%,华大基因财务总监陈轶青解释,是因为持续投入民生项目,让利于公益性造成的。其他板块毛利率则都呈现上升趋势,陈轶青表示,得益于自主研发。

  对于可能存在的基因测序价格战,尹烨向记者回应:“华大是自主降价,不在意贝瑞等竞争对手怎么想,并且希望贝瑞能和华大一起造福大家。”

  同样在投资方面,布局长期发展,2018年主要目标仍放在主营业务,持续关注境内外投资情况。陈轶青表示,2017年华大与沈阳何氏眼科正式联合,依托眼科医院的临床,完善自身基因数据库;宣布成为英国知名生物信息分析服务提供商康剑尼科(Congenica)的B轮融资战略投资方;持续投资“华小”,关注基因领域可能产生影响的公司,保证对行业内的知晓等。

  值得一提的是,尹烨在业绩会上指出,选择与何氏合作还有出于对于基因治疗领域探索的考虑。尽管目前基因治疗在国内还尚未被允许,但在意大利已经允许,而何氏在意大利已有布局。

  重点发展基因大数据

  2017年华大基因科研投入1.74亿元,占营收的8.3%,主要活动还是用于申报资质和临床投入,以及云平台和遗传数据库建设。研发投入占比方面,陈轶青向记者指出, 公司看重BGI Online 这块投入划入研发费用支出,占比较大。此前,业界认为华大基因对此领域关注度不足。

  回顾华大基因近些年的研发投入,都在营收的8%-10%占比波动。此外陈轶青指出,40%-50%的研发费用是对研发人员的投入,2018年也将把更多精力放在优秀研发人员,尤其是优秀海外研发人员引进的投入上。2018年研发预算数额将比2017年增长48%-53%,应对今年周期性的研发费用下降波动。

  此前,一位达安基因(002030,股吧)公司人士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基因检测市场的盈利模式已有多种,一是直接销售给代理商或用户,这个模式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二是通过积累数据再转化盈利,这一领域目前仍在探索阶段中。后者也被认为是基因产业更大的增长点。

  截至去年年底,华大的无创产前筛查达到280万例,另据披露称,目前已达300万例。华大基因董秘徐茜向记者表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检测总样本达到850余万例,并持续进行测序、质谱、信息平台的整合发展。

  “巨大的数据库优势,将给华大带来红利和进展,现在已经达到每隔几千人就能够找到一位既患癌症也怀孕的妈妈,”尹烨解释道,“因为肿瘤和胎儿都是体内的异物,他们都会把自己的游离DNA释放到妈妈的母体血中。我们以前觉得实验做错了,但大量数据告诉我们,不是错了,而是生物学现象。”在这种发现的指引下,对于十种癌症不同分期,二、三、四期以下的,目前都能通过类似的方式发现,从而帮助妈妈作出选择,挽留生命。

  借助信息系统,搭建主线系统,IT系统升级,更高效率的管理和研发升级等,实现C端、B端和内部需求共同发展,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增长点趋势。

  针对基因测序产业可能存在的受制于上游测序巨头的问题,陈轶青向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华大测序材料和费用还是在合理的部分。现在服务于百万人群,以后瞄准的市场将是服务亿万人群,这就无异于对固定成本的完全打破,是对整个成本重构,公司正在思考的也是,如何按照这个发展模式去整合资源。

  针对同样的问题,前述达安基因从业人员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上游垄断对行业产生的影响不大。关键是看政策端对基因检测的管制情况。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