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7-10-14 21:05:06进入10月,市场首个交易周,指数冲高回落,行情貌似重现胶着,不过经过较长时间蓄势后,随着国内外各种利好因素逐渐汇聚,10月A股能否走出阴霾,重回慢牛格局?
波动带来调仓机会
中国证券报:9月市场环境其实并不悲观,大盘月线收阴反映了什么?
秦晓斌:9月行情难以突破的关键点,一是等待宏观经济和行业公司数据的进一步推动;二是等待进一步强力改革的信号。去年以来,很多周期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对产品价格的预期比较充足,但8月经济数据整体偏弱,如果没有进一步的需求拉动或更严厉的供给收缩,此类产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
未来投资的方向就是要不断优化结构,抛弃基本面差的个股,拥抱优质股票,在未来方向总体乐观的前提下,市场的波动并不可怕,反而提供了优化结构、调整持仓品种的机会。
魏颖捷:9月主板与创业板出现分化,年初以来推动沪综指慢牛的金融、资源等蓝筹品种的预期修复基本完成,如四大行和大型股份行的PB重新回到1倍以上,由影子银行和资产质量恶化预期所引发的持续破净基本修复,未来股价上涨需要靠盈利能力的持续复苏,如净息差重回上行通道等,但在金融严监管和脱虚向实的大基调下新的上行预期仍未形成,股价回到震荡概率大。钢铁煤炭等供给侧改革受益板块的股价基本回到2011-2012年水平,最新商品价格与当时也大致相同,股价进一步上升的触发逻辑是需求端的稳定和去产能力度的持续,同时行业集中度提升对ROE的正贡献有待检验。与过去小盘股事件驱动和估值中枢提升的上涨模式不同,年初以来蓝筹股的上涨都是盈利改善和估值修复主导,在利好预期初步兑现后市场需要新的逻辑,因此9月沪综指的阴十字更多是上升趋势中的休整或换挡。
李国旺:沪指月线收阴微跌,反应了投资者对“十一”长假的情绪,假期太长,未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因为股票市场运行出现的指数变化,不仅是经济运行好坏导致的业绩影响,它还受投资者节日情绪、市场平均估值、政策取向、货币与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2017年9月30日央行突然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投资者普遍理解认为,央行向市场放水了,股票供应与货币供应的紧平衡情况会好转,这种认知和群体情绪,充分反应在10月开盘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出现普涨。为什么不能持续冲高?毕竟股票的供应还保持相对高速进行中,定向降准央行明确是对准普惠金融、用于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同时防范货币通过消费信贷等流入地产或股票市场。因此,10月份不大可能出现大的连续冲高的行情,但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的背景下,也没有力量造成股市大跌,股市胶着状态恰好反应了当前经济运行、政策组合、群体情绪、市场估值和货币与股票供求关系。
积极因素正在汇聚
中国证券报:10月市场有机会实现逆袭吗?哪些因素正在出现积极变化?
秦晓斌:首先,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再次确认。近日IMF上调全球GDP增速预期并同时上调中美日欧经济增速预期。其中,上调中国2017年和2018年增速至6.8%和6.5%。几乎与此同时,世界银行也上调了中国经济2017年和2018年增长预测。全球经济复苏趋势确认为全球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美国牛市有望延续,为A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中国经济在新的平台上孕育新的周期,微观经济数据好于宏观。9月份官方PMI为52.4%,超出市场预期。1-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21.6%,扭转了下滑势头。从工业企业利润推断,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将保持接近17%的较高增速,与中报基本持平。尽管还要等待随后几天公布的9月份经济数据,但7-8月的放缓或是短期扰动。四季度环保监管将助推产业升级,不仅使环保、园林行业受益,也有助上游周期行业维持或改善供求关系。
再者,监管政策助推慢牛延续。修改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公布有利于壮大养老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队伍,资金将继续流向绩优蓝筹股,将强化自2016年3月以来的指数慢牛、长期慢牛格局。
魏颖捷:9月沪综指调整过程中成交量明显减小,而中小创则显示出一定的韧性。从三季报预告来看,中小创可能已经走出外延式增长下滑的阴影。以业绩预告较全的中小板为例,剔除重组影响后的内生增速近30%,优于市场预期,年初以来市场对于小盘成长股的成长性担忧被部分证伪。
在蓝筹股调整的过程中,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医疗服务、环保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市场新热点,结合半年报主流机构持仓结构的变化来看,四季度成长股出现阶段修复的概率较大。投资逻辑上,在经济增速呈现出韧性的环境下,政策对于结构转型的支持力度存在超预期的可能,10月成长股出现阶段逆袭的概率不小。
李国旺:10月市场如有机会实现逆袭,要有基本前提:一是出台有利于股市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特别是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政策,从而唤起投资者群体情绪高涨;二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某些公司业绩突然出现爆炸性增长,而这种业绩增长完全有市场需求支持,从而引发围绕人工智能等新产业第三次互联网类股票投资浪潮;三是货币供应继续扩大,出现真正的宽松状态,从而改变股市资金短缺的局面;四是地产政策创新,随着限卖时限延长,原来炒作地产的投资资金流入股市。10月份即使没有上述四类情况出现,随着国际经济情况持续好转、中国经济复苏力量强化,新兴产业业绩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上游产业业绩大幅增长,支持股市稳定向好的基本局面已经形成。
布局主题+成长
中国证券报:近期热点切换频繁,布局时需要注意什么?接下来投资机会有望从哪些领域迸发?
秦晓斌:进入年末,市场估值坐标体系将由2017年切换到2018年。一些按照2017年业绩估值合理但明年较高增长的公司,以2018年业绩估值就显得便宜。因此,四季度估值体系切换将为较高增长而估值较低的公司提供上涨动力,以成长和消费行业为主。
从当前国际估值比较看,A股蓝筹具有相对优势。沪深300成分股市盈率为14.3倍,而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为23.3倍。投资策略方面,建议以消费为主、成长为辅,金融扛旗、关注周期。风格方面,上证50调整有结束迹象,市场情绪较高,蓝筹与成长股均有机会,它们将集中出现在优质高成长股以及消费和金融等板块内。主题投资关注雄安、国企混改、土地改革、海南、出口复苏。
魏颖捷:基本面驱动是目前A股的主要运行逻辑,在供给缺口(GDP名义增速持续高于产能投资)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会维持中性,未来个股很难复制2014-2015年靠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带动估值提升的快牛行情。盈利仍是布局的核心,依靠事件驱动和题材炒作获利的难度在增加。
短期而言,在金融、周期股震荡调整的过程中,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成长股的三季报、年报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年初以来股价的深幅调整带来局部的安全边际。在无风险上行利率有限的背景下,可延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挖掘逻辑,从行业拓展空间下手,如医疗服务、AI产业链上的电子元器件、有传统制造业基础的工业自动化、进口替代下的芯片等核心电子元器件等细分行业都可以挖掘,鉴于10月的市场氛围对中小盘股更友好,上述子行业中相关的次新股机会更大。对于周期股而言,未来分化是大趋势,在供给侧限制较为确定、需求可能好于预期的基础金属和新兴产业链上的小金属在调整中可以中期布局,如铜、锌、钴等。
李国旺:热点往往与某些产业突然出现政策或业绩变化有关。如果从中长线看,投资者潜伏于强国、富民、保护自然的产业,可能比短线操作更好。能够强国强军的军工智能装备企业、能够带来社会安全的安全检测监控智能装备企业、能够带来人民幸福的生物医疗、人工智能或治理大气、水污染、修复土壤的相关产业,都是不错的选择,选择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就相对靠谱,因为这些产业符合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人民满意,只要其管治合理、技术先进、产品保质、品牌信用有保障,业绩就会起来,投资者会欢喜。
===财道精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