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财联社9月21日电(记者夏淑媛)保险资产支持计划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9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许可信息,批准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资管”)发起设立新华-平安租赁资产支持计划。
据悉,除新华-平安租赁资产支持计划外,年内获批的资产支持计划还包括招商信诺资管-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和工银安盛-远东租赁2022年1号资产支持计划。
资产支持计划又称“保险ABS”,属于非标业务。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2023年以来,截至2023年9月21日,中国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保险资产登记”)累计登记了资产支持计划51项,规模2733.81亿元。 ,2022年全年注册规模逼近3000亿元大关。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注册规模有望超过去年,继续创历史新高。
人保资本信用风险评估部严素华表示,资产支持计划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不仅可以盘活存量资产,促进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转型发展,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调整负债结构。
13家机构登记资产支持计划51项,规模2733.81亿元
资产支持计划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管理机构作为受托人设立支持计划,利用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向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的业务。
保险资产支持计划虽然属于“小众产品”,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2023年以来,截至2023年9月21日,共有13家保险资管公司注册资产支持计划51项,规模达2733.81亿元,接近300家的规模。 2022年保险资管机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与2021年的37家公司数量和超过1500亿元的规模以及往年不足1000亿元的规模相比,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支持计划实现了显着增长。
具体来说,注册资产支持计划的13家保险资管机构分别是:民生同惠资产、建信保险资管、嘉嘉资管、百年保险资管、人保资本、泰康资产、平安资产、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国寿投保资管、工银安盛资管、华泰资管、国寿资管、人保资管。
其中,除人保资管、工银安盛资产登记规模分别为55亿元、50亿元外,其余12家机构登记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华泰资管和建信保险资管位居榜首。 两个数字分别为370亿元和300亿元。
从登记数量来看,不少机构登记了2个以上的资产支持计划。 平安资产、华泰资产、民生同汇资产均注册6家,嘉嘉资产、建信保险资管各注册5家。
其中6个单品规模达百亿。 例如百年资管-振祥2022年1号资产支持计划、家家-安信2号资产支持计划、国寿投资-拓商资产支持计划、华泰-润泰2023年1号资产支持计划、华泰-健龙一号资产支持计划和建信保险资管-浦江汇商一号资产支持计划的注册规模均为100亿元。
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盘活存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谦表示,近年来,资产支持计划数量和规模的大幅增长,离不开简政放权、创新监管等政策支持。
据悉,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具有典型的政策导向。 它经历了初期试点(2004-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停滞(2008-2011年)、重启试点(2011-2014年)和快速增长。 (2014年以后)各类产品大规模增长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审批制度的放开。
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资产支持计划的设立和发行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市场化改革。
2019年6月,银保监会发文建立资产支持计划实行“首次申请审批、后续产品注册”制度。
2021年9月,银保监会发文明确资产支持计划实行“首次申请审批、后续注册制”,由注册制改为注册制。
此后,保险资管资产支持计划业务近年发展迅速。 行业交易所数据显示,2021年,在中国保险体系注册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达到1500亿元以上,2022年将突破3000亿元,同比翻一番。年。
据了解,资产支持计划的基础资产主要涉及债务、受益权和股权三类资产。 其中,债权包括金融融资租赁债权、消费金融债权、企业应收账款债权、不良资产重组债权、保单质押贷款债权、信托贷款债权、保理债权等; 受益权包括高速公路、供水、供电等未来经营收益权、租金收益权、信托受益权、私募基金份额收益权等; 股权类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
人保资产项目投资部高级总监凌秀丽表示,从基础资产类型来看,资产支持计划主要投资于小额贷款债权、保理债权、融资租赁等领域。
人保资本信用风险评估部严素华表示,资产支持计划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不仅可以盘活存量资产,促进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转型发展,还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调整负债结构。
中意资产组合管理部总经理聂晓军表示:“近年来,保险资管公司通过资产支持计划产品创新,加大了对优质、长期另类资产的投资力度。除了资产支持计划方面,保险资管公司通过债权投资计划加大对优质、长期另类资产的投资力度,股权投资计划的创新不仅提供长期优质资产,还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