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青鸾传媒
2024-08-02 15:13:5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停深入,艺术收藏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关注点和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艺术品价格的上扬,使得投资、收藏艺术品所需要的资金量越来越大,中国传统藏家或者单一收藏者的实力已经不敷以涉足高端市场,而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实力企业脱手阔绰,
频入天价精品
目前,我国企业、机构收藏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到场力量。许多涉足国内艺术品收藏的企业或在拍场上追逐精品、天价频出,或在不停探索实践系统收藏体系,成为媒体争相关注焦点。
《毛主席去安源》
中国建设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艺术品收藏的探索和实践,收藏包罗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以及孙中山手札等精品;不但如此,在近年艺术市场的过亿天价藏品中,企业更是“砸金”贡献主力:大连万达集团于2013年以约合1.72亿元人民币高价在纽约佳士得购藏了毕加索油画作品《两个小孩》,成为其时国内企业涉足艺术品收藏最为轰动的案例。前年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潘天寿巨作《鹰石山花图》以2.7945亿元成交,创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 纪录,另一件李可染作 品《井冈山》也以1.265亿元成交,两件均为新疆广汇集团竞得。
毕加索油画作品《两个小孩》
艺术购藏功能多元,
私藏逐渐变身公共资源
在很多人眼里,与高雅的艺术联姻,既是企业家自身彰显品位的方式,也是企业投资、提升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事实上,艺术收藏不但能够拓展企业品牌内涵,树立企业文化、塑造形象,提高企业家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也有助于企业的资产配置、财政摆设。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收藏最大的意义,还在于其能够变私藏为公共服务资源。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都热衷于投资收藏品,而大机构、大企业通常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系统性、规模化的收藏以及机构的设立。在国内,由于我国投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有限,很多企业收藏也以国外先进案例为标杆,涌现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美术馆,好比保利艺术博物馆、民生现代美术馆、龙美术馆等。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收藏正逐渐走出私藏,仿照西方机构收藏模式变身公共资源,逐渐成为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增补,对促进社 会艺术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企业潜力待发掘,
收藏更需专业团队
固然,虽然与个人藏家相比,企业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运作欠规范等原因,中国企业收藏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相比于国外成熟的收藏规范体系,一些企业的艺术收藏仅仅是出于企业家的喜好,并没有上升到专业系统的收藏层面,对于文化艺术以及收藏内涵、市场规律认知还非常不敷。陪同企业介入艺术品市场,还有许多市场到场者担心大机构、大企业依靠资金实力,大规模买进、包装和炒作拉高价格,造成市 场的混乱,进一步催生艺术品市场上盲目投资的行为。
在粗放式转入专业化的门路中,有专家指出,企业收藏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在目标定位、收藏尺度、步伐规范、藏品管理、回馈社会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企业收藏的巨大能量还远远没有发挥。因此,如何引导企业收藏方向,进而引领艺术品市场走向、确立价值尺度、推动市场可连续发展也是目前亟待深化的课题。对企业而言,如果想在艺术品收藏中获得久远、连续发展,应摒弃投机意识、加强艺术品位修养,聘请专业顾问团队,制定兼顾市场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评估体系,使企业在艺术品选择上能够更加理智。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收藏才气经 过低级发展阶段,提高对文化产物的要求,促进艺术收藏市场良性发展。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