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七十年春秋硕果累累
70年,巨变
转眼间
留下太多怀念的回忆
这是中山河边玩耍玩耍的早晨
是相公塔下狂奔的黄昏
……
进入新时代
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
依然诉说着那些年的征战与铁马的故事
传说中的永安桥
就像静静聆听中山河的脉搏
被血洗过的迎客门
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
高耸的长安峰
挺身而出,守护上坑骚乱的血腥历史
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相公塔
依然守护着两万中山人民的平安幸福
多么幸运
我们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
遇见了你
你讲述古镇的故事
轻声唱歌
在最美最纯粹的两野微风里
感受家国最深最重的重量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一组老照片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59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县城南操场(现安置房1号、2号)举行游园活动,前所未有的事件。
1940年代、1950年代、1960年代,领导干部在电影上映前发表讲话,观众热切期待电影的开场场景(李国超提供)
20世纪70年代初,中山河清澈见底,妇女们载歌载舞,在河里洗衣服。 (李国超提供)
乌所(今中山镇)灯笼早已闻名。 每逢春节,家里有婴儿出生(生男孩)时,或者庙会上,都会挂上不同形式的灯笼。 (李国超 摄影)
图为制作灯笼的老人林展荣向人们兜售自己制作的灯笼。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方努力,武平历史上第一家生产合成氨的化肥厂在中山建成。
左起:张成贵、许贤勤、王士钦、程明月、韦秀春、钟奎光、连文亮、池乃富、胡永汉、林传才、兰耀寿、洪顺昌、林德天、林德华、曾宪春、钟迎春
1959年,武平首次购买了两台工农5型手扶拖拉机武平县中山镇,农忙时可耕地,农闲时可作为代步工具。
20世纪50、60年代互助组织成员合作的场景
武平五中(现中山中学)师生走出校门参加生产劳动
20世纪60年代,学生在农业基地进行农业生产工作
图1.2,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美发。 (张维源 摄影)
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生产劳动。 (张维源 摄影)
年轻女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练习攀爬电线杆、架线技巧。 (张维源 摄影)
青年学生在田间认真向当地农民学习插秧技术
晚上,青壮年文盲聚集在一起,专职小学教师负责教群众读书。
闽剧、粤剧、汉剧于清光绪末年传入武平。 1957年,在原中山市业余汉剧团(启明汉剧团)的基础上组建了专业剧团——武平汉剧团。 由于武平与广东蕉岭、平远接壤,武平汉剧团的师傅很多都是广东人。 因此,武平汉剧团的音乐深受广东汉剧的影响,使其在闽西汉剧同行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今天的“江南牡丹”。 图一、图二是20世纪60年代初武平汉剧团演出剧照。 (刘春英提供)
刘春英提供
前排左起:贾春雨、张金迪、林占强、谢晋平、林仁成
中排左起:洪景谷、张成贵、刘子光、钟作远、龙尚志、刘平章、吴春阳、洪新华
后排左起:张兴华、王大春、徐贤章、钟万金、林少金、谢舜华、陈石头子、张汉华
乌所(中山镇)老路灯(张成贵 摄影)
中山镇老城村西门外的“银枝桥”建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仁叔(1561年)二月,为石木结构。 桥分为九艘驳船,每艘驳船有四根排成一排的柱子。 桥两侧设有木质护栏。 护栏两侧设有木凳。 桥中间的两艘驳船上有神像。 桥头建有吐伯公庙和房屋。
图为20世纪50年代“银照桥”外观。 1997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下午3点左右武平县中山镇,一场龙卷风卷走了桥上所有的木瓦,使银枝桥变成了“光秃秃的桥”(张成贵提供)
20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活动中,中山公社修建了水利设施——砖砌引水渡槽。 (张成贵提供)
图为龙脊公社(现中山镇龙脊片)补偿款兑现现场
各级干部出发到各大队、各生产队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奋发向上,向生产进军。
基层干部向上级领导表达决心的场景
知青们认真向当地人学习蔬菜种植技术
与当地社区成员一起在农田学习插秧技术
1974年中山粮站仓库(厦门知青节提供)
1974年中山市供销社营业部(厦门知青节提供)
1974年中山五七中学(厦门知青节提供)
1998年厦门知青返回中山(叶青青提供)
20世纪70年代上风村部(刘昌祥提供)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