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今年以来,各地把支持消费回暖扩大作为重点,持续改善消费体验,创新消费场景,提振消费信心。 消费市场回暖明显。 同时,消费回暖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提升空间。 要乘势而上,巩固消费回暖态势。
一是细化消费政策。 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 截至目前,事业部开展了春节和全民消费月两大主题活动,开展了全国网购年货节、老字号嘉年华、中华美食节等特色活动,推出“绿色时尚家居”、“品质生活”等16大消费场景。 各地区各部门也以强烈的信心和期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企业纾困、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领域,形成促进消费、激发民众消费意愿的矩阵效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6%,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且大于投资的贡献。 我们不能气馁,要进一步细化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二是抢抓暑期消费商机。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度数效应”,即温度只要变化1摄氏度,商品的销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消暑纳凉是夏季消费的基本需求,每年都将带动制冷电器、防晒用品、夏季服装的销售热潮。 夜间的休闲人群引爆了餐饮、娱乐演艺行业,暑假为亲子游、游学带来商机。 以夜间消费为例,商务部关于城镇居民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夜间发生在城市的消费比例已达到60%。 从长沙的“夜夜长沙”到重庆的“夜夜重庆”,从杭州的“忆江南·夜杭州”到苏州的“姑苏八点半”,各地都在争相打造夜经济区域品牌。 确保良好的夏季消费环境也是一道考题,涉及供水供电、市场监管、市容管理、交通疏导、治安维护等,考验的是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乃至应急管理水平。有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三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类商品同比增速均超过20%,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显现。 沉浸式游览、互动观剧等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直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方兴未艾,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这激励各地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创新科技应用,积极推动“吃、购、行、娱、住”多产业多业态融合,打造高品质因地制宜商圈和特色街区。
人间的烟火,最能抚慰凡人的心。 在消费回暖的大潮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澎湃,蕴含着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 消费规模的稳步扩大也将改善民生福祉,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经济日报刘良)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