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uosen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2-01-29 09:14:021月28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系列《深港融合,共促两地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深圳和香港应优先在生物科技、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科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六个领域进行合作,并作为两地未来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和投资机遇。
报告分析,深圳和香港在生物科技方面特别是创新药物成果转化方面各具优势。深圳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可将香港的研究成果产业化,香港则在科研方面一直占据优势,若能结合深圳完善的生物科技产业链,定能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科技和产业竞争力,未来发展潜力及投资机遇庞大。
新材料一直是深圳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而香港主要以材料创新研发为主,香港多所研究型大学不仅位列世界百强,且在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可以成为全球高端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同时,新材料对于加强“中国制造”有着重大意义,也是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大湾区集聚全球全国26.4%的人工智能企业,深圳1318家相关企业位居第二,但产业链上游基础研究仍依赖进口;香港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水平一直占据主导优势。若香港能结合深圳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再配合“前海方案”利好政策,定能推动两地人工智能初创甚至独角兽公司跨境拓展业务,带动广深港科技集群以及大湾区的科技及经济发展。
从金融科技方面来看,香港发展潜力巨大,综合金融业务和科技复合型人才、国际金融法律法规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将有助于前海成为中国经济试验区,推动大湾区的产业改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北京之下,投资金融科技将是未来的机遇及大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一直在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随着前期布局的多个项目相继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优势。未来香港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可发展新能源汽车个性化制造和测试设施,同时可在知识产权方面更有效地保护这些产业集群的科技研发成果及企业品牌,帮助深圳乃至内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发展可再生及新能源产业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内地企业可借助香港平台获取专利技术,提升研发力量;并在香港设立研发机构,招聘和培育国际人才。香港可成为连接国际投资者和内地市场的绿色投资平台,为中国新能源投资项目融资发行“可持续发展、绿色及转型”债券,协助中国新能源产业从香港走向国际。
“推动香港和深圳科创合作,对两地经济发展可产生 ‘一加一大于二’ 的协同效应,从而推动整个大湾区发展,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经济效应。”普华永道中国思略特合伙人金军表示。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称,应积极推动两地在人才、技术、资本等层面的双向流动,在重要的科技产业领域携手合作,必将为大湾区带来核心增长动力。
为进一步促进深圳与香港紧密合作,报告提出七大重点建议:
一、在“产学研”层面进行多方面合作;二、研究深港口岸接壤土地的空间规划策略;三、香港北部都会区应成为香港发展科创和深港融合的核心区域;四、香港流浮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对接深圳前海应先行成为北部都会区核心商业区;五、香港新田科技城应作为深港科创发展的经济和人才中心;六、政府应考虑与企业进行公私营合作有助分担发展资金需求;七、智慧边境有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深圳和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发展已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层次。《十四五规划》强调深圳及香港两地应携手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要求“完善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夯实的发展基础和卓越的发展前景,通过前瞻性的驱动政策和创新性的合作模式,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深度融合与合作,有助于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带动区域整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