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uosen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12-10 09:11:4412月8日,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论坛主题“共同富裕时代背景下金融新使命”, 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下,金融企业如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赋能。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做大“经济增长”蛋糕
当下背景之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做大蛋糕”成为基本前提。用参会专家学者的话来说,“只有做大蛋糕,才能分好蛋糕”。所谓“做大蛋糕”,即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原巡视员,研究员魏加宁直言,没有创新中国未来就难言经济增长。因此,要保持经济增长,首先要加大对给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这是金融机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果能够实现新一轮思想解放,就能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如果能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就能推动中国经济由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早日实现现代化与共同富裕。
谈到第三次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魏加宁分析,三次分配原则有所不同,第一次分配强调效率,通过加快完善市场化改革,做到多劳多得,把蛋糕做大。第二次分配强调公平,通过推进民主化加以解决,用税改换政改,通过税收给弱势群体提供安全网,给富裕群体换取安全感。第三次分配强调自愿选择,通过推进社会化民间组织来推进。
黄剑辉表示,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建设强化市场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以新四化驱动一体化、现代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运用数字化技术、平台化资本市场来服务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五次工业革命,这样才能够把蛋糕做大。
“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指出,要理解共同富裕,要从两个“平等”入手,一是机会均等,通过市场经济大环境做大蛋糕,涉及经济运行效率问题;二是生而平等,政府通过税收实现转移支付,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公平公正问题。
从另一个视角,亚洲金融合作理事会杨再平提出,共同富裕的重要微观基础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相当于市场经济大海中的船只,个人本事再大,拥有技术再高,在大海里面不可能没有船只。像经济发展要靠企业一样,共同富裕要靠企业的社会责任。共同富裕离不开社会责任,共同富裕更需要金融,通过它的社会责任来促进共同富裕。
金融助力“分好蛋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量发展已经足够大,也就是说蛋糕已经足够大。但在分蛋糕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在此背景之下,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作用推动改善。”中国财政学会政府与社会融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局长安起雷在会上表示。
安起雷称,金融的本质就是集中社会富余资金,实现更高层面的优质资源配置。金融操作的高难度在于资金利用,在于如何将资金用于高成长性、可持续,回报率高的项目。从总量上看市场上并不缺钱,但是缺少好的产品、项目和产业,金融机构需要帮助企业选到好项目,且将项目真正地做好、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目前更多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商业金融主体必然会考虑贷款发放对象,项目成功率高、风险度低、资金安全性好的对象成为首选,形成资源配置优化机制。
“ 锦上添花无可厚非,银行定位企业,在商言商才能促进银行支持广大的实体经济。”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直言,但是“锦上添花”机理与功能有局限性,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市场缺陷与失灵,需要有“雪中送炭”的融资支持经济活动。
贾康表示,从金融方面来看,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把“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两个概念更好结合,既做大蛋糕,又注意政策性倾斜支持,加上必要的带有再分配特征的政策引导,使三农、小微、分散的科技创新活动得到更好的金融支持。
“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克服市场摩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认为,金融机构的赢利不仅来自于其对于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还会来自资产溢价。金融机构需要承担三个责任:一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小企业;二是更好地服务劳动者、创新创业者;三是更好地服务中小投资者。
新华网董事、副总裁杨庆兵表示,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广大金融机构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