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传统能源公司加速转型,三桶油是其中的典型,而中国石化屡屡“出圈”,颇受关注。从三桶油的布局来看,依托现有完善的加油站体系,拓展加氢、充换电等新能源业务成为顺理成章的逻辑。
放在全球视角下考量,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例如,英国石油(bp)提出的未来十年战略目标,甚至明确到2030年,到那时,其油气日产量计划将至少减少100万桶油当量,较2019年的水平减少40%。
不过,三桶油还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当前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三桶油很难做出像bp一样减少油气产量的目标。同时,三桶油在传统油气领域的资本开支依然高位运行,如何平衡在传统业务与新能源业务之间的资源配比也将考验三桶油的定力与决心。
中国石化频频“出圈”
5月19日,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一行到访中环股份DW智慧工厂,与中环股份总经理沈浩平等人深入交流,双方对光伏制氢、新能源电站合作等业务进行了洽谈。实际上,这已不是中国石化第一次走访光伏企业,去年12月,张玉卓还曾带队前往隆基股份参观。
中国石化官网显示,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三大化工公司,加油站总数位居世界第二。对于中国石化近期的频频出圈,业内也颇感兴趣,不妨先看看上述两次走访都有哪些关键点。
在隆基股份,张玉卓表示,低碳环保和绿色发展已在世界各国普遍形成共识。他指出,目前,全球主要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开始转型探索;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中国石化提出了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标。
在中环股份,张玉卓强调说,中国石化着力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清洁能源和合成材料为两翼,以新能源、新经济、新领域为重要增长点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以新能源作为战略的新兴业务进行谋划和发展,谋划在氢能、光伏和风电等方面展开积极布局,努力打造实现绿色洁净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面对绿色低碳及新能源转型的趋势,中国石化明显加快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步伐。4月12日,张玉卓会见了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一行。另一项进展是,4月13日,中国石化与隆基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
关于减碳,中国石化提出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较国家总目标提前10年。针对这一情况,张玉卓透露,中国石化梳理了100多个企业的碳排放底数,对每一个领域如何减排及减排时间表都做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再加上中国石化技术体系比较完备,已经对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如何减排都进行了系统安排。“我们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充满信心。”
此外,中国石化还在拓展氢能、充换电业务。5月12日,中国石化一口气邀请了北汽、上汽、长城、蔚来、小鹏等多家汽车厂商,专题研讨交通能源转型,会上的信息显示,中国石化将聚焦动力电池储能、氢储能、移动出行服务等商业模式,并称其“大有可为”。
目前,中国石化拥有国内最大的制氢能力,年生产量达35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同时在氢的运输、储存、加注、使用环节都有坚实的基础。目标是,逐步培育并壮大中国石化氢能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推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全球石油公司的宿命
中国石化可以看作是国内油气厂商转型的一个样本,但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石油还是中国海油,都已经把业务转型放在了关键位置。
今年4月8日,中国石油集团召开总部组织体系优化调整部署动员会,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指出,要优化调整业务板块划分,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子集团)。
在业内看来,这是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从过去完全以油气为主业,转而开始将新能源上升到战略高度。一个典型的变化就是,中国石油此前将业务分为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八大板块,调整后,油气与新能源并举,位列新的四大业务板块之首。
就具体举措而言,去年8月,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东层面,上市公司中国石油、申能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均持有40%股份。充换电方面,今年4月,国网综能与中国石油就大庆油田电动重卡及充换电建设运营达成了合作。
中国海油的情况是,2019年7月,中国海油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揭牌,资料显示,该公司将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业务,为中国海油构建清洁低碳的多元能源供给体系做出贡献。另外,上个月,中国燃气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签署了氢能合作框架协议。
站在更大的视角,新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公司的宿命。去年8月,bp制定了旨在实现“净零”远景的十年战略目标。bp表示,将集中精力减少业务组合中的石油、天然气和炼油业务;量化目标是,通过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到2030年产量下降40%。
另一方面,bp计划在十年内每年在低碳领域投资约50亿美元,10倍于现今的年度低碳投资数额,以构建低碳技术的一体化业务组合,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以及氢能和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
在谈到全球石油公司的这种趋势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记者指出,中国的情况与国外并不完全一样,思路有所不同。“bp可以直接说不在石油方面进行投资,新增投资聚焦新能源;但三桶油显然不敢这么讲,因为中国的石油大多数还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果进口量减少,那么国内油气还是要发展的,毕竟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当然,林伯强也强调,全球石油公司转型的指导思想是大体一致的,最终要往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哪怕目前有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但从长期而言,随着电动车的增长,石油消费会越来越小,中国油气还是要发展,要把对外依存度降下来再去谈减少油气投资。”
三桶油的挑战
从一系列内容可以看出,三桶油在业务转型,特别是新能源领域已经做了诸多布局,甚至可以说是亮点纷呈。但毫无疑问,三桶油的转型仍会面临重重挑战,一方面要完成中央对油气保供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低碳时代,如果不转型就会被抛弃,两者应如何权衡?
去年,受疫情影响,国际油价经历史诗级行情,一度出现负油价局面。同样的,三桶油去年业绩下滑明显,从上市公司数据来看,中国石油去年净利润190亿元,下降近六成,扣非净利润为-120亿元;中国海油去年净利润约250亿元,降幅同样近六成。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由100美元/桶以上跌至30~70美元/桶区间。近期,国际油价在60美元/桶上下震荡,面对这样的趋势,传统油气行业很难再有暴利,这也推动了石油公司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但正如前述,国内还面临增储上产、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如何在传统业务与新业务之间配置资源,合理“分兵”需要谨慎权衡。今年,中国石油的资本开支计划为2390亿元,相比去年实际执行的2465亿元,仅有小幅下降,仍然维持在高位;相比之下,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都调高了今年的资本开支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又能有多少新增开支覆盖在新能源领域?
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19年突破70%,而石油需求量仍将增长,2030年预计达到6.5亿~7亿吨。因此,只有在石油对外依存度下降的条件下才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发展新业务。
从另一方面来看,石油公司在向新能源业务转型的过程中,技术储备与商业模式至关重要,目前,仍处在较为早期的阶段。从具体方向来分析,水能和核能属垄断性行业,市场较封闭且存在技术壁垒;风能和太阳能等长期由民企主导,市场竞争激烈。
林伯强表示,去年,“双碳”目标提出后,传统石油公司都意识到要转型,并逐步展开布局。他认为,三桶油作为传统的能源公司,在能源领域依然是有优势的,特别是在氢能和充放电领域,可以依托于现有的加油站体系。
林伯强指出,转型大家都可以做,但是,转型的前景取决于公司的决心,在业绩压力下如何实施转型,这将考验三桶油领导层的决心跟定力。“面对各种挑战,如何布局新业务,这是需要权衡的;当然,三桶油作为央企,国资委的态度也很关键,比如,国资委是否会更为强势地要求三桶油实施转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