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变坐商为行商:银行上门服务支持复工复产,助羊肉面馆抢占商机
支持“六稳”、“六保”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心。自疫情发生以来,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强的金融政策,以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达25.4%,成为金融数据中的一大亮点。
在支持企业过程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银行不再仅仅局限于倾斜信贷资源,还改变了服务方式,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与此同时,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银行还在创新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智慧+”场景金融服务模式。
创新产品精准服务
药补人参,食补羊肉。每逢三伏天的季节,一碗香喷喷、刚出炉的红烧羊肉面,入口甘而不腻,温而不燥,配着爽滑的小宽面,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祛湿消暑,舌尖上的美味吸引着许多消费者。“今年苏州市面上伏羊上市早,幸亏银行的这笔贷款,我这羊肉面馆才能预付全年生羊肉货款,进一步扩大经营。”震泽王四毛羊肉面馆的老板王剑一边切着熟羊肉,一边笑着向记者说。
原来王剑在苏州市震泽镇经营着一家当地老字号羊肉面馆,生意一直很兴旺,每天能卖出500多斤生羊肉,来吃的客人络绎不绝。本想着今年开年好好经营,再增开一家店面,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
随着当前古镇消费复苏和夜间经济的发展,红烧羊肉也如期提前上市,不过订购生羊肉的资金却成了当务之急。就在王剑为资金问题发愁时,农业银行苏州吴江分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询问店铺的金融需求。正好缺少流动资金的王剑,通过线上操作成功申请了120万元的“房抵e贷”,及时抢占了羊肉面馆的伏羊商机。
据悉,“房抵e贷”是农业银行专门面向个私小微业主、工薪阶层人士等个人客户推出的数字化抵押贷款产品,申请十分便利,实时评估,自动审批高效,贷款期限最长可达到10年,消费额度最高可达500万。除了“房抵e贷”外,该行还针对性推出了“农发通”、“金农贷”等产品,以解企业燃眉之急。
农行苏州吴江分行负责人蒋勇告诉记者,今年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该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截至8月末,已投放普惠贷款46.8亿元,为3017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
线上化,也是在疫情倒逼之下,银行信贷审批和以往相比的明显变化。据悉,为了提高效率,实现“零接触式”服务,疫情期间,不少银行推出了远程视频审贷会、线上自助提款、在线贴现、远程放款等方式。企业可通过银行系统自助测算预授信额度、提交融资申请,不再像之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咨询客户经理。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在政策引导下,银行在对实体经济加强资金支持、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这在数据上有直观印证,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同时,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已对超过1.8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3万亿元,同比增速27.6%,平均利率6.03%。
打造数字化金融服务
不止是产品的创新,在服务方式上,银行也在发生改变。
通鼎集团是苏州市吴江区一家拥有1200人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光棒光纤光缆、通信电缆等项目的生产和研发。受疫情和食堂工作人员人数有限的影响,每逢中午饭点,公司食堂排队人数众多,等待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大规模员工及时就餐需求。
了解这一情况后,农行苏州吴江分行为其上线了“智慧食堂”项目。系统上线后,员工通过掌上银行即可实现在线支付、充值、查询等操作,有效优化了员工就餐流程,提升了食堂管理精细化程度,降低了食堂运营成本。
“以前我们食堂员工吃饭,都需要员工饭卡刷卡,遇到余额不足的情况还得充值,不仅速度慢,还给管理带来负担,现在都是过去时了。”通鼎集团后勤负责人说。
据介绍,银行此次上线的“智慧食堂”项目,不仅可支持扫码服务,也支持离线模式,在网络异常下也能运行,功能适合所有在职员工。自7月初上线以来,通鼎集团总部食堂通过该系统已完成交易3400笔,实现交易金额3.2万元。
该智慧项目上线的背后,代表着银行服务思维的转变。有银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此前银行往往会聚焦于传统的信贷业务,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依靠存贷利差赚取丰厚收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目前具备条件的银行正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和规模增长点,比如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而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科技能力是银行业竞争的关键赋能因素。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正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银行也逐步走向产业和生态的融合,诸如农行苏州吴江分行“智慧+”场景金融服务即是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一大创新。
蒋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场景的搭建,有力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降低了潜在的接触隐患。未来该行还将围绕产业链、生活消费和政务民生等领域,加快“智慧校园”、“智慧厂区”等多类型服务场景的上线,推动金融服务与生活服务的“零接触”衔接。
目前,业内的共识是未来银行金融服务将趋向“场景化”,即运用“场景+金融”的思路,更加透彻、敏捷地识别、感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供全面服务。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