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野生蘑菇别盲目吃,中毒事件经常有
7月,我国不少地区进入高温多雨季节,正适宜野生菌菇生长。很多人有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的习惯,但由于对野生菌菇认识不足,近年因采摘误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频发。
为预防和减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食用野生菌的安全警示,提醒人们不要轻易靠民间经验采摘野生菌菇。
野生菌菇中毒事件频发
因食用采摘蘑菇导致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主要集中在5-10月。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6日,广州有4人因恶心、呕吐、腹泻,去医院就诊。据接诊医生介绍,患者为误食了野外采摘的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今年6月24日,湖北武汉一家庭食用了小区内采摘的蘑菇数小时后,出现畏寒、呕吐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一起误食毒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一般发现的野生菌中毒症状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肝脏损害型等,而肝损害型最为凶险,致死人数最多,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为了保障生命安全,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菌,不买卖品种不明、来源不明的野生菌,对不熟悉或从未吃过的野生菌,特别是颜色鲜艳、形态特殊的野生菌,不可盲目采食,避免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
出现不良反应迅速就医
对于野生蘑菇,有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鉴别方法,就不会出事。然而,野生蘑菇的有毒无毒鉴别是十分困难的。
据介绍,我国已报道的毒菌约有480种,含剧毒可致死的有40多种。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不同种类的毒菌所含毒素种类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尽相同。依据民间流传的所谓“辨别经验”,并不能确保避免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中毒。
安全警示因此提醒,吃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看东西不清楚或出现幻视、幻听等症状,应就地催吐,并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不可心存侥幸,延误时间。此外,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等群体性聚餐场所,应严禁加工野生菌类。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