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9-03-25 08:18:243月20日至22日,大连银保监局接连公布了对哈尔滨银行、华夏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关于承兑汇票的行政处罚信息。上证报粗略统计发现,仅今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就已开出20多起与银行承兑汇票有关的罚单。
银行承兑汇票因银行信用担保,成为很多大中企业周转资金,缓解资金紧张,延迟付款的常用工具。然而,近期市场却传来“承兑汇票的使用加大了中小企业成本”的声音,由此引发业内关于这一融资工具“全面取消还是健全发展”的热议。
承兑汇票违规频遭处罚
作为票据市场的重要工具之一,承兑汇票对于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改善银行服务功能,提高资金流动性,降低经营风险及融资成本,提高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等都具有独到的作用。
对于银行而言,银行承兑汇票包括已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将票据在到期日之前卖给银行,也就是所谓的贴现。票据贴现后就成了银行表内的贷款,即为票据融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的表外融资,体现了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支持。
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承兑汇票违规案件也时有发生。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银行因盲目扩张业务,降低票据业务准入门槛,对票据贸易真实性确认流于形式,未按要求严格履行票据承兑的相关程序,对相关证明文件核实审查不严,存在相关要素不齐全,增加了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风险。
大连银保监局近期开出的罚单中,就有多张指向承兑汇票违规。
近日,华夏银行大连分行因“对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来源审核不够严格,未能有效识别保证金实际来源于本行贷款或贴现资金,信贷资金回流本行作银承保证金”,而被罚款50万元。浦发银行大连分行、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也分别因“滚动开立无真实性贸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不严格,导致形成大额信用风险”,而各自被罚5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导致上述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银行承兑汇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存在盲点和漏洞;有的银行承兑汇票法规不尽完善,业务操作规程不尽严密,审核不严;还有一些问题则发生在银行经办人员身上,比如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致使不法分子钻了管理和制度上的空子。
票据市场有待健全
相比银行罚单,业内近期对于承兑汇票的关注,则更多地聚焦于中小企业对于这一融资工具的探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学敏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力度的建议》,其中建议全面取消承兑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在刘学敏看来,承兑汇票是当年为解决现金不足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发展到现阶段,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承兑汇票的使用却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和风险。
作为支付凭证,银行承兑汇票成为很多企业周转资金、缓解资金紧张、延迟付款的常用手段。因具有较强的银行信用作保证,承兑汇票被称为“可以流通的欠条”。
但有小微企业反馈称,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欠条”的流通却并不通畅。一是影响资金周转,因承兑汇票有半年或一年的期限,企业的流动资金滞后,影响各项经营活动,增加财务成本;二是贴现进程困难,企业不仅需要缴纳各种资料,还要付出时间成本,承担高额利息。“持票企业拿承兑汇票去银行贴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既有繁杂资料的手续过程,还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
但市场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收款方企业财务压力上升的原因,并不能完全与承兑汇票业务相挂钩。多位中小微企业负责人直言,对承兑汇票不应一票否决,而是整个票据市场有待健全完善,承兑汇票未来的发展定位应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他们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企业也应善用承兑汇票。
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肖小和曾撰文表示,因当下企业信用环境尚不健全,票据市场参与主体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众多中小企业被排除在票据发行市场之外。他认为,融资性银行承兑汇票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支付清算,缓和资金缺口的矛盾,但仍面临法律障碍、专业票据评级机构缺失等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