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降价96%:这个行业股价大跌 一场大洗牌来了!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12-11 17:11:33 

  一场病,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药费,普通百姓根本无力承担。天价药,要了很多患者的命,也催生了《我不是药神》这样感人至深的影视作品。SIz财经新闻网

  最近,一则大消息让药品的价格受到了剧烈冲击,这就是“带量采购”。SIz财经新闻网

  医药行业的“重磅炸弹”来了!SIz财经新闻网

  以往的药品采购招标,只有招标价格,没有招标数量,这就导致了企业中标之后还得派医药代表去医院做医生的工作,确保药品销售任务能够完成。SIz财经新闻网

  而“带量采购”则不同了,它是招标的时候就承诺药品销量,保证在8-15个月之内用完。SIz财经新闻网

  这次的“药品带量采购”,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这11个城市(4大直辖市+7大重要城市)进行试点,俗称“4+7”采购。SIz财经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1211150549.jpg

  说白了,就是国家出面搞药品的大规模团购,一口气买下这些试点城市全年用药量的一大部分。SIz财经新闻网

  12月6日中午,这次“4+7”团购的结果出炉:带量采购目录中的31种药品,最后中标的有25种。拟中选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52%,最高降幅高达96%!SIz财经新闻网

  比如,乙肝用药霸主,正大天晴公司生产的恩替卡韦,降价超过95%;肺癌靶向药,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吉非替尼,降价75%。SIz财经新闻网

  暴跌中的医药股SIz财经新闻网

  药价降了,医药股也闻风暴跌。12月6日当天,复星医药华东医药等跌幅均超过8%。SIz财经新闻网

  12月6日和7日,中信医药指数累计下跌6.8%,医药行业主题基金净值累计下跌平均值为5.26%。SIz财经新闻网

  短短两天之内,A股医药板块市值蒸发超过2300亿元。SIz财经新闻网

  此外,港股的中国生物制药国药控股石药集团等大市值医药股也出现暴跌。SIz财经新闻网

  最狠的当属乐普医疗,12月6日下午1点开盘,乐普医疗股价瞬间大跌10%,直接砸向跌停板。SIz财经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1211150525.jpg

  乐普医疗“闪崩”,是因为公司参与竞标的两个产品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均未入选。SIz财经新闻网

  为了安抚投资者情绪,乐普医疗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券商、公募、私募、外资、保险等800多家机构1400多人在线参会。SIz财经新闻网

  如此庞大的阵势,不可谓不豪华。然而不开会还好,开了会之后跑路的机构更多了。SIz财经新闻网

  12月7日、10日,乐普医疗继续跌停之旅。3个交易日3个跌停,也是惨的没谁了。SIz财经新闻网

  真是一场“黑色幽默”,乐普医疗原本想给机构投资者服下一颗“定心丸”,谁成想到机构们却跑的比兔子还快。SIz财经新闻网

  什么是仿制药?SIz财经新闻网

  目前,中国的医药行业与汽车行业有些类似,都是“大而不强”。世界上最顶级的医药公司,如强生、诺华、礼来、葛兰素史克、辉瑞、阿斯利康、拜耳等,被欧美国家包揽,中国几乎没有任何一家药企能与之相提并论。SIz财经新闻网

  为何中国制药企业不能跟欧美这些巨头相比?因为人家是“原研药”,我们的是“仿制药”。SIz财经新闻网

  原研药,就是药企自己第一个研发出来的,有知识产权的药品。比如,美国辉瑞公司著名的治疗男性某些问题的万艾可(俗称“伟哥”),就是原研药。而我国的“国产伟哥”,广州白云山医药的“金戈”就是仿制药。SIz财经新闻网

  原研药在上市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以及人体临床一期、二期、三期实验。但三期实验下来,通关还没结束。只有在四期临床放大实验证明药效安全可靠之后,才能推向市场。SIz财经新闻网

  漫长的时间成本,是原研药价格昂贵的重要原因。SIz财经新闻网

  正因为研发周期太长,所以原研药有数年的技术专利保护期,在保护期内可以独占整个市场。只有在专利保护期到期之后,其他药厂才可以生产仿制药。SIz财经新闻网

  因为生产原研药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且研发周期很长,所以原研药的价格都非常昂贵,而仿制药因为省去了高昂的资金成本及时间成本,价格就要低的多的多。SIz财经新闻网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患者服用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原研药每个月需要几万元,而从印度代购的仿制药,每个月只要几百元。SIz财经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1211150506.jpg

令人担忧的仿制药SIz财经新闻网

  直接上一组数据:SIz财经新闻网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目前我国4000多家制药企业中,90%以上是仿制药的生产企业;18.9万个药品批文中,95%是仿制药。SIz财经新闻网

  再看市场规模,2016年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为9167亿元;到2020年,预计规模将超过1.4万亿。 SIz财经新闻网

  这就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科技含量较低的仿制药在中国医药工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SIz财经新闻网

  然而就是连仿制药,中国药企能做好的都是少数。SIz财经新闻网

  最近几年,国家在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工作。所谓“一致性”,就是仿制药需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以便在质量上过关。SIz财经新闻网

  目前,已经持续两年多的289个品种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离12月31日这一截止日寥寥无几,但整体完成情况却令人堪忧。SIz财经新闻网

  截至12月2日,仅有19个品种顺利通过一致性评价,完成率还不到一成。SIz财经新闻网

  如此低的完成率,还能叫医药行业吗?很多人都说,这简直是化工行业SIz财经新闻网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国家会更多采购,没有通过的药品,市场前景就堪忧了。SIz财经新闻网

  目前,各地已经开展行动,对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作出限制:SIz财经新闻网

  9月,上海市药监局规定,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口服制剂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对国家基本药物中口服固体制剂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予以淘汰。SIz财经新闻网

  11月,江苏对9个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暂停采购。SIz财经新闻网

  大部分药品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一直悬着,这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一场持续进行中的系统性风险。SIz财经新闻网

  医药股投资逻辑生变SIz财经新闻网

  很多人说,国内就没有能做创新药的企业。这话虽然过于绝对,但也反映了国内药企的现状。SIz财经新闻网

  国家的“一致性评价”也好,“带量采购”也罢,是希望药企能够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能把价格降下来,这个初衷是好的。SIz财经新闻网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期来看,带量采购的模式会严重挤压仿制药的利润率,因此药企会有大的动力研发新药。”SIz财经新闻网

  但现实情况却是无比复杂的,研发新药的技术壁垒要比做仿制药高的太多,欧美的医药巨头走的是“高利润-高研发投入-原研药上市-再拿高利润”的正向循环,我们的仿制药企业有的虽然利润很高,但受制于科研水平和人才短缺,决定了原研药之路很可能是“心有余而技不足”。SIz财经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1211150444.jpg

(数据由西南证券整理)SIz财经新闻网

  但凡事没有绝对,在药企大洗牌的背景下,哪家的原研药能够脱颖而出,未来成为行业巨头不仅概率增强,速度也将大大加快,股价由此会大幅走强。SIz财经新闻网

  而那些品种单一的、小规模的药企,要么股价长期下跌,要么就是被兼并重组SIz财经新闻网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视医药行业为受经济周期影响最小的行业,认为医药股能够穿越牛熊,这种逻辑恐怕要变了。SIz财经新闻网

  “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之后,医药股的投资逻辑将会跟科技股趋于一致,谁的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谁就会脱颖而出。SIz财经新闻网

  那些销售费用远大于研发投资的“医药化工厂”,将会纷纷现出原形,被投资者彻底抛弃。SIz财经新闻网

(文章来源:投资家网)SIz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