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创板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宣布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仅仅过去不到1个月,科创版如何运作的雏形已经初具规模。
今日(12月3日),据媒体报道,2019年1月大概率会发布科创板实施办法和细则,2019年6月之前会启动科创板的工作,而最快或在2019年3-4月份就能接受有关企业的申报材料。
科创板定位:核心技术是关键
从产业政策和国家对科创板的定位来看,“核心技术”是科创板的关键词。其首个要求就是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确实拥有比较领先的科学技术。
12月1日,上交所副总经理刘绍统在2018年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发言时提及科创板与注册制相关情况。按照他的说法,科创板设立就是希望资本市场能够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战略新兴产业,并且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上市。
据一位接近上交所人透露,在产业政策方面,科创板企业应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行业。科创板会明确负面清单,对于去产能的行业以及高污染危害环境的行业明确禁入,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房地产业等也不会接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业内则流传“三个不欢迎”的说法,如下:
不欢迎模式创新类企业,比如共享单车等。
不欢迎只应用时髦技术的企业,比如无人机送外卖等。
不欢迎噱头成分过大,技术本身尚未成型的企业,比如区块链。
另外,据接近科创板制度设计人士透露,登陆科创板指标初稿出炉,主要有5大类指标,行业属性和业绩是硬指标。
对于行业属性定义非常明确: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市标准:将放宽盈利要求
由于国内此前的上市制度是审核制,审核的核心指标是净利润,这就导致了许多“新经济”企业无法在国内上市。
科创板则“可以不要求企业盈利,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收入规模,市值方面也要有一定的体量。综合而言,科创板上市企业应该是在PE投资阶段的,而不应是天使轮以及VC轮投资阶段的企业。”
总之按照官方说法,科创板上市标准将对标纳斯达克和联交所,参考成熟市场的上市条件,综合考虑市值、收入以及特定行业的指标。
据透露,科创板上市业绩方面,主要符合下面3个条件之一:
1、连续2年盈利且合计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收入超过2亿元;
2、最近一年营收超过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超过10%;
3、市值超过20亿元,最近一年营收超过3亿元。
交易制度:可能设计单次“T+0”制度
科创板将适用连续竞价,主要交易制度和主板不会有显著差别。
涨跌停板制度方面,科创板可能设计更大的涨跌停板幅度。可能会设计单次“T+0”制度,即可以让投资者具备一次日内买入并卖出的机会。
合格投资者方面,或将吸取新三板市场的经验和教训,可能以50万可投资资产作为准入标准,从资金实力和投资经验两个角度对投资者的适当性进行规范。
减持方面,业内预计可能会参考联交所6个月锁定期的规定,但具体执行的锁定期标准可能会长于6个月。
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不难看出科创板的实验性质将会更强烈,比创业板走得更深更远。市场化的机制将会是制度设计强调的重要部分,相信证监会、上交所和券商们的会议仍将继续推进,等待更新的内容出现。
(文章来源: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