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日前,在贵阳市启动的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的“我到贵州来看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仪式上,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与读者、网友一起互动:让我们一起来贵州瞧瞧贵州的桥。
贵州的桥有什么样的魅力?看桥,其实就是看贵州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巨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地形地貌山高谷深。典型的发育完全成熟的喀斯特地质特点,给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阻碍,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一度成为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之一。
经过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精心谋划和贵州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2015年,贵州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成为贵州改革开放40周年,翻天覆地的、历史性的、根本性的巨大变化。
如今,一座座大桥、特大桥横跨在贵州高山峡谷上。一颗颗璀璨明珠般的大桥,将贵州的高速公路连成线、结成片、形成网,推动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镶嵌在贵州大地上、镶嵌在贵州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座桥,同时还成为贵州向世人所展示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经过数代贵州交通设计者、建设者开展的大量科技攻关,突破了多个世界级峡谷桥梁建设难题,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了2万多座桥梁,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峡谷桥梁博物馆”,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目前,贵州已建成公路桥梁2.1万座、单幅总长约2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占比超过1/3,已建成高速公路桥梁达8800多座,其中,特大桥梁275座;在建桥梁5000多座、单幅总长1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1400多座、单幅总长900多公里。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打造了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的“桥梁博物馆”。
世界高桥前100座中,有80多座在中国,其中有40多座就在贵州;《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实录》收录的100座特大峡谷桥,有一半在贵州。
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世界第一高桥、世界山区第一座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世界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世界梁式桥梁最高墩、山区最大跨径悬索桥、世界第一高混凝土索塔、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拱桥等桥梁,令世人目不暇接,令贵州无比自豪。
令贵州自豪的还有,贵州桥梁覆盖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桥梁结构形式,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上的全部桥型。
建成的是桥,连起的是路,沟通旳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聚集起的是贵州发展的自信心。
《2017年贵州省交通物流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物流总费用2216.6亿元,同比增长6%;高速公路货车交通量4917万辆次,货运量达2.6亿吨,同比增长18.22%和17.92%,日均通行量超过13万车辆次,货运承载量突破70万吨/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路货物周转量增幅连续6年保持全国前列。
随着“大生态”战略实施,“大交通”引领发展,贵州旅游呈现“井喷”增长态势。过去五年,入黔游客数量年均增长30%、旅游人次由全国第19位跃升到第8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8%、全国排名由第15位跃升到第7位。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的发展迎来黎明的曙光。五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增速连续保持全国前两位,总量突破万亿元、达到1.35万亿元,人均达到3.8万元,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上升1位和2位;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23.9%、11.5%、19.9%和20.3%,达到1.5万亿元、1613.6亿元、2.6万亿元和2.1万亿元,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上升8位、2位、4位和2位,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
2018年上半年,贵州省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632.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7.7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761.82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3023.26亿元,增长11.2%。贵州增速持续在全国领先。
2018年6月28日,贵州省政府印发了《贵州省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决战实施方案》,决定从2018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决战。在2015年县县通高速公路时通车里程5128公里的基础上,明确到2022年,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000亿元,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届时,贵州还将建成一座座结构、造型各异,甚至是功能有创新的桥梁,这些桥梁将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