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上海交大吴树范:五年内商用微纳卫星比例将至75%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11-12 22:12:25 

  “功能相对简单,成本非常低的微纳卫星正在掀起新的革命”,1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树范在2018首届丝路商业航天大会上表示。yxt财经新闻网

  在此次大会上,吴树范做了以“微纳卫星让中国商业航天闪耀星空”的主题演讲。吴树范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微纳卫星已经进入业务服务阶段,这使得卫星的产业化、商业化发展成为可能,将催生商业航天成为国际航天发展的趋势所在。yxt财经新闻网

  吴树范指出,所谓微纳卫星,是指通常小于100公斤,具有实际应用功能的卫星。此类卫星具有研发周期短(研发周期1-2年)、生存能力强、研发制造成本低(从传统卫星的十几亿单价到几千万、几百万)、可批量部署、协同工作等特点。yxt财经新闻网

  在微纳卫星的应用领域上,吴树范介绍,进入二十一世纪,微纳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微纳卫星的信号处理能力、通信能力、导航能力都得到长足发展,这让微纳卫星已经从实验应用进入到业务服务阶段。同时,其所承担的功能也发生变化,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应用在遥感领域的微纳卫星已经从58%降到50%,通讯领域从4%上升到22%,预示着微纳卫星在通讯领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yxt财经新闻网

  吴树范还举例表示,微纳卫星在空间、大气环境探测方面也有作用。美国创业公司Spire,在美国、新加坡和英国都有分布,该公司100多颗微纳卫星上天后,进行气象服务,每天传回的数据量是全球各国政府所拥有的气象卫星数据量的10到20倍。yxt财经新闻网

  “商业航天看中的不是资产,而是它的数据和应用。微纳卫星大规模、网络化、实用化、卫星画的特点,使之能够提供低成本、近实时的大数据,对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吴树范指出,有预测显示,下一个5年将至少有2600颗微纳卫星发射成功,其中商业卫星的比例将从过去的提升到75%。yxt财经新闻网

  吴树范进一步分析了国内的微纳卫星发展状况,他表示,国内目前研发微纳卫星60颗,仅占全世界的2.7%,美国占比则达到60%,随着体制内企业开始积极开展商业航天、资本的推动也让很多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站上舞台,未来微纳卫星在中国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yxt财经新闻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yxt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