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年报季末尾,*ST龙力交出2017年度亏损34.83亿元的业绩地雷,与之前所谓1.17亿元—1.76亿元盈利预期相差甚远。照28亿元总市值来看,现在卖掉整个公司都不够弥补其巨额亏损,何况还有诸多未了诉讼陆续有来。
文|《投资时报》记者文馨
德州,这次扒的不是鸡,而是投资者认知的底裤。
自2017年12月以来,债务违约、对外担保10亿元信披违规、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无钱还债仍用现金收购资产,轮番大戏在总部设于山东德州的*ST龙力(002604.SZ)身上上演。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还不是重点,直至业绩亏损34.83亿元的消息曝出,市场才恍然:原来獐子岛(4.130,-0.05, -1.20%)(002069.SZ)事件并非孤例。
27.37亿元的营业外支出,让*ST龙力直接沦为负资产。目前,该公司净资产已经从去年年初的30.49亿元变成-3.49亿元。同时,其年报中披露的各项诉讼官司,可能令该项数据进一步恶化。
因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已对*ST龙力2017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该公司董事刘伯哲、王奎旗,总裁刘维,监事荣辉亦无法保证上述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4月27日,*ST龙力公告“停牌一天”,且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月2日起,“ST龙力”正式变更为“*ST龙力”。
针对众多或涉违规事项,深交所接二连三下发问询函,但外界仍无法看清事情真相。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公司停牌前,其常务副总、监事会主席等三名高管却在股价相对高位时进行了集中减持。
除此之外,在更新亏损34.8亿元这个惊人数字的同日,*ST龙力亦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该公告显示,自2017年12月12日起启动的重大资产重组程序仍在继续。而自4月11日复牌至4月26日的12个交易日中,*ST龙力均以“一”字跌停报收。截至4月27日,其4.72元每股股价已创出52周来的最低点,较同期12.76元每股高点下挫接近63%,总市值仅28.3亿元。
退市警钟敲响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月24日晚间,*ST龙力发布了业绩修正预告,将2017年度净利润预期由此前披露的盈利1.17亿元至1.76亿元,下调至亏损34.83亿元。尽管A股的投资者早已见怪不怪,但前后财务数据相差如此之大,实属罕见,甚至超过三年内两次离奇出现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并致总计14亿元损失的獐子岛。
惊魂未定之余,4月27日,该公司2017年年报数据也公之于众。财报显示,该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66亿元,同比增幅123.50%;实现归母净利润-34.83亿元,同比暴挫3065.21%。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净资产为-3.49亿元,每股收益亏损5.81元。
对于亏损原因,该公司解释称,2018年1月11日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公司配合证监会及审计机构的调查与审计开展了财务自查,清查后确认三点:其一,经自查计入营业外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27.37亿元;其二,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11亿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三,报告期内,由于受到流动资金压力、债务违约风波影响,公司融资成本不断增加,财务费用较上年增加3.66亿元。目前,该公司的净资产已经从去年年初的30.49亿元变成-3.49亿元。
与此同时,被*ST龙力株连的还有顶着“创投第一股”光环的鲁信创投(10.950, 0.07, 0.64%)(600783.SH)。该公司在2017年报中表示,受投资项目龙力生物的影响,2017年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5.07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88.44%。其全资子公司高新投持有龙力生物6078.72万股,占比10.14%,鲁信创投判断该投资收回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对该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直接减少当期利润3.27亿元。
近三年来,鲁信创投的股价也一路下行,并在今年2月9日触及最低点10.42元。而至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其10.95元每股股价仍较52周高点回落五成。
业内人士表示,当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持高压态度时,*ST龙力无异于树了一个绝坏标靶,不排除相关方面会以最严厉手段,即退市对其实施处罚。
货不对板的经营现金流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ST龙力业绩巨亏,始于债务违约风波。
2017年12月中旬,*ST龙力通过大同证券资管计划、陆金所代销获得的一笔1.37亿元借款发生兑付危机,这也导致该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程少博所持1.1亿股股份被冻结,该公司在四个银行合计八个账户共被冻结441万元。
而后,系列违规接连被曝出。因流动资金需求,*ST龙力于2016年11月与中海信托签署了《信托贷款合同》。去年底,据*ST龙力公告,第一期借款1.38亿元到期,公司未清偿相关贷款,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当时,深交所在第一时间发出关注函、监管函,要求该公司核查相关事项并补充披露。2018年1月2日,*ST龙力回复称公司6家银行11个账户处于冻结状态,但仍未对深交所函询的部分问题予以明确回复并披露。*ST龙力在年报中表示,该公司“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及其财务影响”为9.54亿元,“为其他单位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担保”为1.57亿元。
当然,业内质疑*ST龙力的财务数据还有多处违反常理之处,而其背后或非经营业绩的真实反映。最典型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2014年至2017年底,这一指标分别为9.11亿元、9.01亿元、10.25亿元、25.17亿元,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7.57亿元、7.76亿元、8.80亿元、19.66亿元,营业收入与经营现金流入数据不相匹配且相距甚大。
一般而言,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性现金流入一项应与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吻合,当然也不排除由于赊销的存在不能全额收到现金,那么经营性现金流入会更少一些。而*ST龙力的经营现金流流入竟然连续多年超过公司的营业收入。
官司!又见官司!
事实上,*ST龙力年报中披露的诉讼官司也令市场为之瞠目。
其中,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及其财务影响的事项,从2017年起就达20多起,共计涉及金额13.93亿元。单笔金额较大的包括有2018年3月5日被和合资产(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起诉,起诉事由是公司未如期还息义务,起诉金额为3.33亿元,审理法庭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8年1月31日被中国长城(9.020, -0.27, -2.91%)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起诉,起诉事由是因公司未于合同规定的分期还款时间归还第一笔债务,债权人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全部债务,起诉金额为3亿元,审理法庭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中。
那么,*ST龙力有能力偿还吗?答案是否定的。深陷债务泥潭的*ST龙力,其公司银行账户正处于冻结中。
年报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程少博质押本公司股份累计11032.76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401%,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99.99%。其中,质押3500万股给长城华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质押3050万股给中信证券(18.990, 0.25, 1.33%)股份有限公司,质押1904.7619万股给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质押1440万股给鲁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质押722万股给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质押416万股给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而关于质押用途:416万股用于为龙力生物担保,10616.7619万股用于个人融资”。
截至财务报表报出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程少博持有的股份全部处于质押冻结状态,子公司中包括鳌龙农业、兆荣联合、龙力乙醇、快云科技、黑龙江龙力的股权也均处于质押状态。
然而,一边是巨额亏损,一边却是拟现金收购两个标的。最新公告显示,*ST龙力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涉及网络营销和网络技术服务行业的两个标的。
三位高管的紧急减持
*ST龙力曾在2017年11月28日宣布因重组停牌。但就在此次停牌前一周内,该公司包括常务副总、监事会主席在内的三名高管进行了减持,其中部分高管在当月更出现多次减持。
重要股东买卖数据显示,董事尹吉增在2017年11月27日减持了22.26万股,减持均价8.78元,套现市值195.36万元;副总经理孔令军依次在去年11月2日、9日、23日减持了2万股、5万股和5.35万共计12.35万股,减持均价9.69元,减持金额117.96万元;监事会主席王燕在2017年11月23日减持了0.50万股,减持均价9.15元,套现市值4.58万元。
停牌前的2017年11月27日当天,*ST龙力收盘价为8.74元,而自2018年4月11日,8.30元开盘价迅速出现“一”字跌停,至4月26日已经12个跌停板,自复牌日至目前,跌幅高达46%。
业内普遍质疑,停牌前多位高管反复减持是否提前知晓公司债务违约、业绩亏损。
半年7封关注函
针对于*ST龙力的巨额亏损,深交所也在2018年4月25日发布关注函。其该函第一点就是请公司详细说明巨额营业外支出的形成原因、计算过程、确认的合理性及充分性,并说明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此外,关注函还让该公司说明债务、资产等情况。
这已是半年来*ST龙力收到的第七封关注函或监管函。去年12月即有媒体披露,有投资人已向证监会举报龙力生物既没有资金还债还停牌收购资产的反常行为,以及存在重大事项未予公示。而龙力生物进行核查后立即表示情况属实,并表示于去年12月17日出现了1.38亿债务违约情况。彼时,深交所下发了第一封关注函,要求说明“截至2017年9月30日,你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9.36亿元,请补充披露上述资金在第四季度的具体使用情况,是否存在资金被违规占用的情形”。
此后,在深交所密集的监管函和关注函的监督下,*ST龙力被迫承认公司在6家银行11个账户被冻结、对外担保10亿元信披违规、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等事实的存在,并且仍有很多相关问题未进行披露。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回复中的口吻出奇一致:“因目前上市公司及其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开立银行账户数目较多,部分银行账户具体情况仍在统计核查中,现阶段仍有大量工作亟需完成”。而针对公司现有债务的具体情况,公司的回答也一直为“由于正在对现有全部债务的具体情况进行核查落实,部分债务后续还款安排也尚在与债权方协商沟通之中,因此现阶段工作量较大,暂未能取得全部债务的准确信息”。
进入四月份之后,*ST龙力的措辞有所改变,但仍然无法澄清外界所有疑点。比如该公司在4月17日回复深交所时称,由于公司董事会在自查过程中发现,公司在财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且事实情况涉及银行账户、债权人较多,又涉及部分债务尚在与债权方的沟通协商之中,核查工作推进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仍有部分问题公司未能在短期内完成全面核查并准确披露。而对于深交所4月25日发布的关注函,该公司在4月27日公告称将“延期回复”。
是无话可说,还是无法实说?带上*号的*ST龙力显然不能始终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