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uosen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01-03 08:34:38“乡村振兴”正当时 社会资金进入投资洼地
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任小璋
农业小镇的农民年收入从1.2万元左右增加到三四万元,是原来的三四倍
“现在是做农业产业最好的时机,政府对农村的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近日,最农公社创始人、最农企业董事长蓝翔在2017中国村镇发展联盟论坛上谈起了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话题。
他说,至今连续十四年(编注:2004年~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的“一号文件”都直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但是之前政策产业方面的具体配套支持尚不完善,现在是都落到实处了。蓝翔曾任职于政府规划部门,后来下海做过房地产,在2015年的时候蓝翔成立了最农公社,瞄准了农业产业,半年就聚集了20万会员,其中5万左右是做农业的大小中企业。
农业产业蓬勃兴起,是由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具体道路。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农村的发展,我们用大旅游、大健康、大农业、大数据的方式来落地实操项目。”蓝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发现,农业产业找突破必须要结合当地的人文、文化、旅游等特色,才能把乡村的资源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驱动第二产业的落地,最后巩固第一产业的成果。
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原司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肖潜辉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社会资金到农村去的势头是全面开花,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也许是千亿级的”。
资金下乡都干了啥?
去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在这份“一号文件”中,号召各界精英和各路资本下乡是其中的一大核心亮点。
“一号文件”提出,要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具体意见。具体措施包括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农林水利、农垦等项目建设运营;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打造特色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等。
去年10月份,农业部等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现在城乡差异化越来越大,虽然农村的整体发展有一定进步,但是从基数和发展的倍数来说,乡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蓝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的城市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再多的空间与能力进行经济领域的扩张。而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其实就是想通过拉动整个农村的发展,带动6亿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以及农村产业的发展,以此来弥补跟城市发展的差距。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也迫切需要乡村能够跟上。
“最农公社主要做两类项目,一类是围绕像北上广深这样的核心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里的前十而推出的最农乐园。每个项目投资总额在50亿元左右;一类是围绕中国农业特色产区布局的最农小镇,每个项目投资总额在20亿~30亿元。”蓝翔告诉对第一财经记者,到目前为止最农在全国已经建设完成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项目大概有10个,在建的大概有20个。
蓝翔进一步谈道,与其巨大的潜力相比,乡村是一个投资洼地,自然就有一部分城市里溢出的人和钱会流向乡村。“现在有大量社会资金来投资农村农业,就因为这里面前景够广阔、市场足够大,全国有320万个自然村,选择机会相当多。”
肖潜辉告诉第一财经,现在是社会资本进入乡村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占有重要的分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着力点之一。
肖潜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投向农村的资本既有做农业项目的,也有投房地产的,还有投资旅游以及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诸多领域,这里面就泥沙俱下。
肖潜辉认为,在旅游特色小镇的旗号下,出现了盲目投资和同质化竞争,目前特色小镇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同时,还存在资本与乡村项目对接率不高的问题,“原因一方面是本身项目策划有问题,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来为投资人筛选传递这些信息。其实,现在乡村对资本非常渴求,很需要外界资本的介入。”
此外,肖潜辉还谈道,现在有大量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地方政府给到农村的投资方一个保证的回报率,随后大量资金进来了,但如此风险就会积累在地方政府这里,这也是一个很需要注意的问题。
产业化运作,增收才是硬道理
资本进入乡村后产业化运作很关键,既要看到营收前景,也要能为当地老百姓实现真金白银的增收。
蓝翔告诉第一财经,最农乐园项目,就是考虑到大城市的产业基础和消费人群都已经到了可以容纳大型农业产业的时候,他们把农业产业结合进这些农业园,形成产学研的平台,这样既能做旅游,也能做农业产业服务,还能对科研包括农业发展提供未来的方向,做到综合性的农旅平台。
在最农小镇方面,他们现在正在规划核桃小镇、八戒小镇、茶油小镇、蜜桃小镇、稻米小镇等特色小镇。围绕中国农业主产区特有的地标性原产地进行整合,这样能把农旅和农业产业做好,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进入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的机会。
“目前,我们通过跟政府合作产业小镇的方式,让农民不失地,利用土地来入股获得土地的分红,同时农民可以在产业小镇里打工,做产业工人,这样还能增加一份收入。这样能基本杜绝原先动迁发展模式导致农民失地后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蓝翔对记者表示。
蓝翔表示,现在他们每个农业小镇的项目,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可以做到1000个左右的用工量,如果规模提升,则可以做到3000个左右的用工量,这样就很容易帮助解决项目属地里的一两个村庄的就业人口。“之前这边的农民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通过我们第三产业的发展,变成产业工人的农民月收入至少在三四千元。这样他们的年收入就达到一个大的突破。”
同时,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
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方面,农业种植也可以与产业紧密结合,提升经济效益。以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旺旺”)的主打产品之一——“旺仔小馒头”为例,中国旺旺自2010年开始与北大荒马铃薯集团(下称“北大荒”)进行合作,依托北大荒拥有的国内一流种薯研发中心,开发出适合膨化产品适用的大颗粒淀粉。目前国产原料品质已经能与进口马铃薯淀粉的品质“并驾齐驱”,实现了马铃薯淀粉原料百分之百国产化。
中国旺旺品质中心原物料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实现原料产地国产化一方面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去年他们的原料成本每吨降低了350元;同时,农产品原料特别害怕天灾影响,这样会降低原料品质,有了国内国外两个产地渠道后,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做双向的选择,采购可以灵活调整应对。
北大荒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他们每年为中国旺旺提供3万吨左右的马铃薯淀粉,所需马铃薯原料在20万吨左右。仅这一项订单,一年就能有2.5亿元左右的营收,为黑龙江当地增收了一笔可观的税收。同时,北大荒跟1000户种植户签下了订单回收的合同,共涉及10万亩地,“平均好一点的话一亩地差不多是500元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