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uosen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7-12-29 10:12:27“434家首发企业、2282.94亿元融资规模”。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统计,这是截至12月28日,IPO发审“新常态”在2017年的成绩单。
较往年更大的融资规模和上市企业数量背后,无疑是监管层对过去拟IPO堆积而成的堰塞湖效应治理的见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监管层在2017年全年通过优化审核流程、严化审核执行、敦促上会进度三个维度对IPO审核机制进行了调校。种种动向带给IPO企业带来的结果,正是审核排队周期的缩短、整体过会率的下降以及“带病上会”冲动的大幅下降。
堰塞湖治理术
全年2000亿级IPO融资规模显然与证监会对审核过程中堰塞湖的治理有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证监会对堰塞湖的治理也并非一蹴而就。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年初证监会对IPO过程的治理主要体现在简化发行流程上。
“当时的一个方向是简化不必要的审核程序,比如过去审核中的反馈意见就能反馈好几次,企业和会里之间往来几次时间就会拖很久,但后来一个新的要求是相关反馈意见尽量一次反馈完成。”上述人士透露。
这一趋势下,一些企业不断创出排队时间最短记录。例如11月20日过会的春秋电子排队仅238天。
但是,审核速度加快没有影响IPO企业质量。一方面,证监会多次组织力量针对排队企业开启现场核查;另一方面,发审会的从严审核也让过会率和被否企业家数直线上升。
根据WIND统计,被否IPO企业数量和否决率都较去年出现大幅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8日,全年否决率达17.95%,是2016年的2.62倍;被否企业达86家,是2016年的4.78倍。低过会率更是让11月底出现了同日上会的3家企业全部被否的景象。
面对发审会的收紧与过会率的下降,“怕打针”现象也在一些过会信心不足的企业上出现——一些拟IPO企业试图以各种方法拖延上会节奏,有的拖延回复反馈意见时间,有的甚至利用规则主动中止审查。
如果说过去的堰塞湖是因为拟IPO企业担心排队时间过长而怀有“先上车、再补票”一窝蜂心理作祟;那么在不少拟IPO企业因躲避“从严审核”而堆积在发审会门前时,新的堰塞湖再次出现;据上述人士透露,截至11月底存在该类问题的企业数量达200家。
对此,证监会再度通过两项监管问答纾解因IPO企业上述主观因素而带来的新堰塞湖,进一步规范审核程序的严肃性;一方面对超期不报或拖延上会的企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和现场检查;另一方面,对中止审查的标准进行细化,严禁企业随意中止审查流程。
至此,证监会先后从头部(简化、优化审核程序)、中部(抽查核查、从严审核)、尾部(整治上会“拖延症”)三条路径实现了IPO堰塞湖治理的闭环。
预期管理起效
在业内人士来看,纾解堰塞湖的核心作用,是扭转IPO生态的预期。
“关键要让发行人、保荐机构的认识有所扭转,让其不敢带病申报、抢跑申报或者无视审核纪律拖延上会。”上述人士称,“这一趋势改变了IPO的预期,让这些企业认识到企业规范性、盈利性比程序上的早晚更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部分承销机构已在酝酿进一步提高、细化IPO项目的立项及申报标准,并更加重视项目的可培育型。
“我们正在研究进一步提高IPO项目的立项标准,提高立项门槛,被否代价高,而且项目过多会对自身品牌有影响。”12月25日,上海一家投行保代表示,“目前考虑调整的除了财务标准外,还根据目前上会情况增加负面清单。”
前述投行保代认为,当前企业在IPO申报上不应有“窗口心理”,2017年形成的IPO发审环境将在2018年延续。
IPO的种种规范或许也并不是发审体制改革的终点。
12月21日,证监会党会扩大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发行制度改革”。
“根据具体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排除IPO发审还会有一定的调整完善空间,但从严审核、严肃审核程序的大方向是不变的。”上述投行保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