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uosen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7-12-26 20:38:14昔日红极一时的中科招商,以上涨41.86%的姿态完成了在新三板的最后交易。
明天(12月26日),中科招商将完成摘牌,作别鏖战33个月的市场。
由于此前中科招商方面曾披露,已着手登陆其他资本市场,并拟在未来5年拿出不低于可分配利润20%进行现金分红,在最后的5个交易日,中科招商的成交非常活跃,合计12.01%的换手率甚至超过此前5个月的成交总和。
是谁在最后的时刻仓皇出逃?又是谁在末日交易大举押注?曾经看好中科招商的投资者将何去何从?中科招商又将走向何方?
谁在买入?
12月19日宣布终止挂牌后,中科招商成交迅速放大,19日、20日、21日三天的换手率均超过2%,分别为2.88%、2.82%和2.07%,而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科招商的换手率仅仅维持在0.1%上下。期间,中科招商成交价格3天累计跌幅为29.87%。
经过22日的“修整”后,中科招商在最后一个交易日(25日)再度放量,单日换手率为2.83%,成交价格则一转颓势,收盘时涨幅达到41.86%。
根据公告,中科招商因不符合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条件,被股权系统强制终止挂牌。由于公司尚未明确下一步登陆的交易市场,已经持有的投资者将面对无法交易的窘境。
既然流动性不在,是谁在最后时间不断大举买入?
阿甘金融数据端信息显示,“广发证券中山兴中道营业部”在最后几个交易日内成为最大买方。具体来看,19日,该营业部以0.58元的均价大举揽入8564.1万股,耗资约5000万元。翌日,其以同样的价格再度买入5412.14万股。随后的几个交易日(截至25日),该营业部保持同样姿态,共计买入1.2亿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异常交易信息中,该营业部在11月15日和21日的几笔买入(交易价格均为0.7元/股,总计约75.5万元)恰逢中科招商股价大涨。
而据该数据源显示, “广发证券中山兴中道营业部” 开户机构主要为吉富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富创投”)。记者查阅工商资料,吉富创投的注册时间为2004年9月7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据查,公司法人为张忠新,并同时担任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
王亚伟出逃?
有人看好,自然有人离场。
同样来自阿甘金融数据端的信息,在18日停牌一天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成为19日中科招商恢复交易首日的第一大“出逃方”。该营业部的全天净卖出数量为5020.6万股,卖出均价为0.57元/股,套现2861.74万元。20日,其以0.58元/股的价格再度甩卖3148.54万股。
那么,是谁在出逃?据查,该营业部的开户机构包括“中铁宝盈资产-招商银行-外贸信托-昀沣3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即原公募一哥王亚伟旗下昀沣3号基金。
回溯来看,2015年5月,王亚伟通过其旗下产品以18元/股的价格,耗资约5亿元参与中科招商定增,认购2777万股。一年后,中科招商进行了10股转增50股的送转,除权后的定增价为3元/股。
不仅如此,从数据来看,此前参与定增的“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大业信托•新三板2号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大概率也在离场。
投资者怎么办?
没有了流动性,此前在市场中购买的投资者该怎么办?曾经看好发展潜力参与定增的机构怎么办?
中科招商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其股东户数总计为2713户,为挂牌以来的最高值;户均持股数量为399.13万股,为挂牌以来的最低值;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60.25%,也是挂牌以来的新低。
从股权系统披露的成交明细来看,相当数量的投资者选择在最后的交易日离场。
25日当天,中科招商总计成交18873万股,成交笔数为1173笔,相当于平均单笔成交数量为16.09万股,这对于当天0.43元/股的交易均价来说,单笔平均成交金额并不高。
另外,曾经押宝中科招商的定增参与者也面临问题。资料显示,中科招商2015年曾进行过4次定增,累计募集资金为108.84亿元。由于彼时正值资本市场火热之时,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竞相通过机构产品参与。
如今,中科招商即将离开新三板,上述产品到期后将如何卖出套现,也是定增参与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中科招商走向何方?
以这样的结局离开新三板,显然不符合中科招商的初衷。在披露终止挂牌的同时,中科招商也披露了一系列措施,为后续再度进军资本市场做准备。
例如,中科招商拟自2017年开始连续五年,按不低于当年经审计后的可分配利润的20%进行现金分红,从而充分保障全体股东及时分享公司经营成果的权利。同时,公司还表示,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公司发展。
稍早时候,中科招商单祥双在内部会议上表示,下一步将着手开始登陆其他资本市场的相关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12月初,中科招商已开始处理在A股市场的资产。12月7日,中科招商发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自身资金需要,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实施股票减持计划,总计减持金额约30亿元。这意味着,其在2015年6月、7月囤积的一大堆“壳”股股权,或将加速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