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ee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7-11-02 19:48:08文/刘铮铮
1、盛名
2001年,丁磊经历了一连串打击,包括“虚假财务报告”“管理层大动荡”“被纳斯达克停牌”等。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保持着乐观。
在广州好世界广场30楼接受媒体采访,他说:“我正在思考下一版的中国互联网怎样?门路在于无线互联和在线游戏,网易走的是互联网模式延伸的路。”
这两个判断,都得到了验证。SP短信业务拯救网易,使其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盈利的门户网站,而自《大话西游》以来,游戏一直是网易强大的“现金奶牛”。
再往后,网易更是成为以好产品著称的互联网公司。网易邮箱、网易公开课、网易有道、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网易严选等构成的APP产品矩阵,带给用户极佳的体验。
也是在2001年,一位名叫伏彩瑞的大三学生,创办了名为“沪江语林”的校园论坛,为同学们学习英语——尤其是通过四六级考试——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伏彩瑞是江苏连云港猴嘴镇人。高中时代,他常听广播,想过做一名播音主持人,阴差阳错读了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外省青年,他来上海读书,倒是很快就适应了。将校园论坛做成在线教育集团,说到底也是为了解决教育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创业之初,伏彩瑞不会想到,沪江以后将覆盖语言学习的各个维度,拥有最全的在线教育APP产品矩阵,包括沪江开心词场、沪江小D词典、沪江网校、沪江学习、沪江听力酷、沪江CCtalk,沪江韩语、沪江英语等,满足用户不同的学习需求。
网易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有明星产品,没有杀手级产品。网易邮箱和网易有道的用户规模都在亿级,但都没有成为平台级产品。其他产品之间,也缺乏深度协同。这与丁磊的风格有关。他说过,动作可以慢,但战略一定要正确。看准了再跟上去,这样风险比较小,别人犯过的错误不会再犯。有人评价他:如果说谁是中国互联网上最保守、最有耐性、最可能活上一千年、等着先烈们都死光了才去收拾战场的,那一定是丁磊。
沪江也承受着类似的批评。总用户数突破1.5亿人,其中移动端用户超过1亿人,但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已经创业16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即便新东方和好未来这样以线下教育为主的公司,也早已上市。人们担心,沪江会不会重蹈大众点评的覆辙。后者总部同样位于上海,面对更加狼性的竞争对手,最终难免被兼并的命运。
另外,沪江做APP也跟网易一样,品类虽全,似乎总在平均用力,但未有一个杀手级的产品。伏彩瑞尽管以抱负远大著称,还是需要事实证明自己。
2、两强的世界
不过,移动互联网格局剧烈变化,矩阵式的产品布局,显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近3年来,网易股价持续上扬,至今市值超过400亿美元,仅次于BAT和京东。而沪江在自研产品的同时,也在通过资本手段,构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
QuestMobile最近发布了一份“移动互联网2017夏季报告”。从APP的月度使用时长来看,总时长排在前30位的APP,大部分出自腾讯系和阿里系。腾讯系的微信、QQ、腾讯视频、王者荣耀等,阿里系的微博、UC、手机淘宝等,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也就是说,站在争夺用户使用时长的角度,移动互联网的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2017年6月,相比去年同期,用户向超级APP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具体而言,MAU(月活跃用户人数)为5000万以上的APP,增加了4个;MAU为5到5000万的5个区间的APP,数量减少了598个;MAU为1到5万之间的APP,增加了32个。
这是移动互联网的“贫富分化”。头部APP更多了,但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已进入饱和期,这并非来自新用户的增加,而是从腰部APP争夺来的用户。腰部APP除了MAU区间为1000到5000万(也就是接近头部的APP)增加了8个,大部分区间的APP在减少。最底部APP数量的增多,不是新创公司带来的增量,而是腰部APP的MAU减少后掉队而来。
腾讯和阿里的优势越来越明显,MAU为1000万以上的APP在横向进入其他领域。比如,微信接入外卖、电影演出赛事、酒店等第三方服务,必然会对其他垂直类APP造成分流,打破垂直行业原有的格局。 “一根针,捅破天”的业务运营思路,或许仍然有效,但向上阻力明显加大。在这个两强争霸,多强并举的世界,新的创业公司想要成长为独立平台,可以说难上加难。各类APP极度繁荣,流量相对就成了稀缺品。越是头部的APP,越是会获得巨大的流量。而一家独立的互联网公司,想有足够的流量,要么投入腾讯系或阿里系的怀抱,要么拥有强大的产品矩阵。
3、凭什么
总的来说,丁磊对产品是否能够成为所谓平台,不是太在乎。即便网易当年做微博和易信,也只是在防御,而非进攻。他是有产品执念的人,代理国外游戏也只代理精品游戏。这是网易形成产品矩阵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产品本身对用户的价值,比可能带来的商业模式更重要。
而沪江的产品矩阵,首先是愿景驱动的结果。伏彩瑞说过,他期待互联网可以改变教育,让教育变得简单、公平、快乐。但他无法想象,一家单体垂直机构能够做到这些。用他的话说,是“干一百年也改变不了”。沪江平台上,必然运行大量项目。因为学习的需求多种多样,既要背单词,又要练听力,还要在线授课,需要各种各样的产品满足这些需求。
从运营层面看,一家公司只有具备强现金流业务,才可能持续探索新的业务。
比如,网易2016年在线游戏的净收入,就占到全年净收入的73%,而在线游戏的毛利率高达60%以上。网易不但有《梦幻西游》这样运营了10年的老游戏,也有《阴阳师》这样异军突起的新游戏。和腾讯一样,网易牢牢抓住了游戏这条业务主线。以至于人们都说,中国只有三家游戏公司:网易、腾讯、其他。
沪江的“现金奶牛”是“沪江网校”。该产品2009年上线之前,沪江网主要为线下培训机构导流,赚取广告收入。“沪江网校”让沪江成为真正的用户运营型公司。
当时,沪江开发的“VIP课程”,采取适当高于普通网络课程,但低于同类面授课程的定价策略,吸引了有一定经济实力,但不是经常有固定时间学习的客户群体,打开了中高端英语培训市场的局面。这部分客户相对稳定,到2011年底,沪江的营收超过了1亿元。
丁磊是个谨慎的人,只有趋势明朗,他才会加大投入力度,这让网易经常处在一种慢热状态。网易云音乐出现之前,已经有虾米音乐和QQ音乐。网易考拉出现之前,大淘宝和京东已经统治电商行业。两个产品都突出了重围。他是真的相信,只要产品足够好,一定有自己的拥趸。
过去的16年,只要中国互联网有了新的产品形态,沪江都会有所借鉴。沪江有SNS社区“沪江社团”,也上线过类似微博的“碎碎念”功能,以及视频UGC功能。最新的一个例子是“CCtalk”,将时下最火的手机直播与教学互动结合在一起。这些产品的推出,都是围绕学员的学习需求展开。
甚至有高管直言,沪江总是在等着客户告诉自己该怎么做。因为教育是一个长线产业,不像一些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短,公司不会因为晚进入半年,就完全失去市场空间。
相反,如果用户对产品有需求,内容没有准备好就盲目上马,反而可能失去用户的信赖。伏彩瑞说,尺度和节奏把握很重要,做的太快或太慢,都有问题。一个产品今年很好,明年看起来不那么热闹,不代表后年就不行。但创业者要比外面的人,更早地看到后年的情况。
4、平常心
很少有人还记得,丁磊在创办网易之前,有过一次失败。
那是在1996年,他初到广州不久,做的是ISP业务,也就是通过Modern向用户提供拨号上网服务。不巧,他的业务与广州电信局产生了竞争。
但民营ISP必须向电信局租用专线,电信局声称计费系统出现故障,用户上网收不上钱,但租用专线的费用得照付。就这样,公司在广州的业务一点点萎缩,最后消失了。
多年以后,他来上海交通大学演讲,回忆往事时说:“经历过一些磨难,到1997年的时候,你身上那种意气一点都没有了,感觉人生太难了,要做一件事情碰到太多的挑战,这是当时的客观情况。”
这次失败,或多或少塑造了他的经营观。他总是说,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平常心,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因为“无穷的贪婪和欲望,迟早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伏彩瑞在创业之前,却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进入大学,他很早就接触到了互联网,还自学了网页设计。课余,他以此兼职打工,张江集电港、上海大众、上海宝钢等的第一版网站,都出自他手。他把打工赚来的钱,几乎全部投入了早期的沪江网。
有很长时间,沪江网都在公益化运作,直到伏彩瑞研究生毕业,才开始公司化运营。最初的8万元创业资金,也全部是借来的。创业的一大动机,是因为舍不得那些网站用户。
十来个人的团队,在居民小区租套民房,吃住在一起。最初伏彩瑞负责网站前端,CTO负责后端开发。他们都不是技术出身,只能现学现卖,采取快速成型、分期上线、不断优化的策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却符合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内在规律。
伏彩瑞从来没有想过一夜暴富,只是希望公司循序渐进发展。从广告起步,到线上销售,再到强互动的教学产品(如口语品牌Hitalk),沪江不断在调整,“但不会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因为教育产业很特别”。
世界上的事,都是有原因的。丁磊号称唯一内心快乐的企业大佬,伏彩瑞的也是彻头彻尾的乐观主义者。在略显浮躁的互联网行业,只有真正热爱产品的人,才能做出好的产品。也许有一天,APP会被新的产品形态代替。丁磊和伏彩瑞这样的人,还是会随时而动,跟上外部环境的变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