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随着证券市场30年来的发展,标准产品业务生态系统不断繁衍和优化,业务品种不断创新、日益丰富。 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信托公司充分发挥机构优势,以满足客户资产服务、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需求为目标,坚决转型发展。 标准信托业务潜力巨大。
面临的挑战
资管新规出台后,信托公司高度重视转型发展,着力构建和完善新业务体系。 其中,标准信托业务是新的增长极。 截至2023年6月,标准信托业务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占资金信托业务的30%以上。 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业务类型。
标准信托业务与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竞争,面临跨境竞争和挑战。 一是产品体系成熟,竞品较多。 无论是现金管理、纯债组合投资、固定收益+,还是权益类产品或混合类产品,都是产品经理按照现行规则设立的,投资经理投资于各种标准化资产。 没有特定类型的机构。 独特的产品。 其次,业务发展模式强调军团战斗。 如果说非标业务是特种部队作业,标准产品业务就是团队作业,强调协同分工。 值得指出的是,标准产品业务线有基本的团队规模、信息系统等配置要求,以及一定的投资门槛。 但随着管理规模的增大,单位成本明显下降,规模效应明显。
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标准产品业务领域,要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优势,特别是新三类信托业务。 依托信托客户的客户基础和股东的资源禀赋,打造资产服务信托和资产管理信托双轮驱动,相互赋能,形成信托。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发展标准产品业务。
做到“专”、突出“专”,是信托公司发展标准产品业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特色化、差异化的标准信托业务才能精准满足信托客户群体的需求。 这也是信托公司在标准产品业务市场的定位。 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在“少”、“强”、“广”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聚焦“少”。 聚焦和服务现有客户群体,是信托公司开展标准化产品业务、实现转型发展的基础。 信托公司的投资者数量较少,平均客户规模较大。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信托行业基金信托投资者总数达133.26万户。 现有资金信托中金融机构和理财产品总规模占比56.5%,非金融企业和个人投资规模占比分别为17.75%和25.78%。 %。 其中,个人投资者总数127.88万人,平均资金规模近300万元。 信托公司的客户群通常是“小而精”。
在现行监管框架下,信托公司无法覆盖长尾客户群体,甚至无法覆盖特定客户群体的全周期。 在新的信托业务三类中,还提出了特殊服务信托、家族信托、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服务信托。 等等,从整个客户群来看,它仍然是一个特定的小客户群。 信托客户群内在价值高,发展潜力大。 这是信托公司面对标准产品业务“红海”,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寻找市场“蓝海”的最大底气。
二是打造“强”。 当前形势下,规范信托业务的发展应着眼于以点带面,发挥比较优势。 围绕证券投资和大品种配置,加强固定收益直接投资能力、增强精选能力、增强证券投资能力三个提升。
三是用好“光”。 用“广泛”的服务信任,打开客户群体的入口。 利用家族信托、家族信托、特殊需求信托、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信托等,在服务现有客户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服务打造画像清晰、特征鲜明的增量客户群体,打通信托公司规范业务。 新世界。 例如,70%的家族信托期限在10年以上,长期稳定。 同时,可以探索建立信托服务功能。 未来可以引入医疗、特需、风险隔离、家族治理、财富传承等,注重契约安排和管理,尝试投资支付闭环,形成差异化、有影响力的信托服务。 功能评价,规范信托业务不局限于资管业务指标,增加差异化竞争赛道。
一些建议
一是产业生态建设。 建议信托业协会、信托担保基金、信托登记公司等组织调研,调整优化现有机制,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助力行业标准产品业务生态建设。
二是建立规范、符合信托特点的产品业务信息披露规则。 中国信托登记公司等可牵头制定规范信托业务的信息披露规则,信托公司基于自愿和监管约束的原则,定期更新并在行业平台上集中披露,有利于信托公司的信息披露。形成行业内竞争、合作的生态系统,共建产业。 标准产品业务的整体形象也对信托公司标准产品业务产生外部约束。
三是建议出台规范信托业务政策。 建议根据信托行业客户群特点和设立信托计划的目的,制定差异化的投资品种和集中度限制,特别是在资产服务信托领域。
(作者为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