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聚集金融力量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财富的不断积累,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旺盛。 然而,不法分子也嗅到了“商机”,以“资金保本、高收益理财”为诱饵,布下各种非法集资陷阱。 然而,金融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则证明,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 在投资理财活动中,想要规避风险、实现保本,同时获得高回报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金融常识的。 如果任何机构宣扬“保本高回报”或“低风险高回报”,那就是金融欺诈。
保本高回报=财务诈骗
01
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导致投资者在眼花缭乱的新名字面前失去判断力
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黄金、网上股票交易等新名词冒充新的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 或者利用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手段,欺骗投资者投资。
02
打扮自己的外表,利用合法的外表或者名人效应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犯罪分子往往设立公司,办理齐全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并在豪华写字楼中租用办公室,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03
编造虚假项目或签订陷阱合约,一步步将投资者诱入泥潭
不法分子利用开发所谓高科技产品或编造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诈骗投资者“入股”。 一些人利用商店返祖,承诺高额固定回报并吸收公众存款。
04
承诺高额回报,编造“一夜暴富”神话
暴力诱惑,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募款人的钱套现前面募款人的利息,达到一定规模后,偷偷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05
利用网络犯罪,通过虚拟空间逃避打击
犯罪分子租用国内服务器搭建网站或异地搭建网站。 一旦受到调查,他们就会迅速关闭网站并携款潜逃。 潜逃前还发出所谓通知,要求线下人员牢记业绩,并承诺今后返利,以稳定被骗投资者的情绪。
06
利用家庭欺骗手段不断扩大受害人数
非法集资的参与者往往是在亲友的怂恿、引诱下参与的。 在熟人关系的影响下,集资参与者放松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丧失了识别金融欺诈的能力。 这些向你推荐“好的理财项目”的熟人,往往会从他们那里收取佣金和推荐费,但他们自己并不参与这些“假理财项目”。
温馨的提示
当投资数千万美元时,安全是第一位的。 理财产品需要通过合法正规的金融机构购买,尤其是老年人。 购买金融产品前应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并与家人讨论。 而且理财存在风险,投资需谨慎。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保盈利、不亏损”和“无风险、高收益”的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明确、风险未知的项目。 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如果超过7%,就要打一个问号。 如果超过8%,那就很危险了。 如果超过10%,您将准备损失所有本金。 任何承诺保本、高回报的理财产品一定是金融诈骗。 不要被高回报所迷惑。 诱惑和冲动投资。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