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钢材价格有望在弱需求以及原料成本下移的带动下存在补跌预期,但随着市场有关房地产政策以及信贷货币政策放松预期的升温,市场情绪环比略有恢复,钢材价格的深跌动能并不强劲,大概率呈底部振荡调整格局。
自10月中旬起,在成本支撑坍塌以及弱需求的拖累下,钢材市场快速下行。而随着钢厂限产行为的逐步强化,螺纹钢期货2201合约基差持续振荡上行约4个月后,于10月中旬末最高攀升至1059元/吨,创出历史新高。目前,现货升水幅度整体呈明显扩张态势,但随着旺季需求被证伪,基差继续上涨空间逐步受到挤压。
供应端回升空间有限
10月,供给端整体仍受到能耗双控及压减粗钢产量任务的制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全国粗钢产量8.77亿吨,较去年1—10月下降0.7%,10月当月产量7158万吨,同比降幅扩大至23.3%;分省份来看,前三季度河北省、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山西省5省粗钢产量共占全国总产量的54.3%,其中,河北省粗钢产量同比去年降幅扩大至8%,其他省份粗钢产量同比去年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除湖北和广西分别仍有12.5%和13.8%的同比增幅外,其他几个产钢大省的粗钢产量增幅基本均降至7%以下,可见压减粗钢产量工作仍处于较严格的执行过程中,且仍有一些省份压力偏大,压产政策也将难以全面性明显放松。
11月基本是粗钢产量平控的末期,但却是《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实施的初期,攻坚范围的扩大将使得更多相关钢铁企业的生产约束保持一定连贯性。因此,政策面对供应端的约束将持续存在。
大概率围绕基差修复
从季节性规律看,10月是钢材需求传统旺季,但在疫情环境不稳、极端降温天气以及市场多项调控监管政策的影响下,钢材需求旺季表征持续未能得到体现,表观需求和建材成交反向走弱,尤其是北方地区提前降温使得表观消费量以及建材成交量提前进入加速下滑通道。需求悲观预期情绪抬高,螺纹钢产销同比增速差自10月中旬起快速回升,供应宽松大幅削弱了基本面对钢价的支撑力度。钢材社会库存提前进入去库阶段,并在10月略有加速,尤其是螺纹钢去库速度已超季节性幅度。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