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若“冷冬”已大概率确定。据报道,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显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若“冷冬”已大概率确定。据报道,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显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成为“双拉尼娜年”。
拉尼娜会对哪些品种产生影响?
五矿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周方影表示,在出现拉尼娜的年份,南美大豆单产大概率会同比下滑。从近20年出现拉尼娜的年份来看,阿根廷产量受到的冲击更明显,产量绝对量下滑900万—1780万吨。
一般来讲,若拉尼娜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可能使南美大豆播种和生长受到干旱影响。若拉尼娜持续到次年的春夏季节,则可能令美国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出现干旱少雨的天气,进而影响到美豆的种植生长,引发天气炒作。此外,拉尼娜往往给赤道低纬度的东南亚地区带来更多降雨,是有利于油棕树产量增加的,不过若降雨过多,则会导致种植园采摘与运输的困难,从而导致当期棕榈油产量的下降。拉尼娜现象一般也会给北半球甘蔗糖主产国印度和泰国带来充沛降水,利多产量,但同时也容易造成巴西中南部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损及甘蔗及糖的产量。
广发期货吴静雯认为,拉尼娜对大豆主产区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及阿根廷,市场关注点更多集中在阿根廷的播种和生长阶段。问题在于,拉尼娜对阿根廷大豆的减产影响并无明确的指引作用,根据历史跟踪,虽大概率(非绝对)会影响单产,但影响幅度很难界定,且跟拉尼娜强弱无关,更关键在于它影响的时间点及区域范围是否覆盖主要产区。11月至次年1月为阿根廷大豆播种、开花、结荚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天气无法得到准确确认之前,盘面始终存在一定的天气升水加持。不论是否有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大豆在种植阶段天气都是敏感因素,不合时宜的降雨、高温、干旱等,均会对盘面产生影响,但从天气图形观测到的数据传导到实际种植阶段,是否产生影响及产生多大影响又很难界定,阿根廷很难做到如美国对大豆每个阶段的优良率和种植情况均有及时反馈,因此交易天气本身便存在很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厦门宁水投资基金经理程平庚表示,拉尼娜对大豆的种植和单产有较大影响,美豆价格也随着拉尼娜现象的出现而上涨。但国内大豆减产与拉尼娜现象并无明显逻辑关系。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及东北地区,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较小。此外,拉尼娜对玉米价格会产生较大影响,强度较大的拉尼娜现象均会带来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而且涨价与拉尼娜现象同步结束。
兴业证券的研究认为,石油、煤、天然气、铜和铁矿石等品种在历次拉尼娜现象中上涨概率超过50%。该现象对铝的价格影响不显著。
东证期货衍生品研究院农产品分析师方慧玲认为,对油脂板块而言,棕榈油在季节性生产高峰期时产量都没能有很好的恢复,接下来11月后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叠加拉尼娜可能增加雨季降水影响,整体供应还是会受限,低库存的状况至少将持续到明年3月。而且冬季大豆压榨受到限电的影响产能运行不足,将制约豆油供应。国际菜籽供应紧张、价格高企,国内菜油库存四季度将处于持续去库的过程。国内油脂库存目前就已经处于偏低水平,四季度又是消费旺季,加上新增供应不足,预计四季度国内油脂库存可能进一步降低。此外,冬季全球能源短缺状况难解,也将对油脂影响利多,油脂高位坚挺、易涨难跌的格局还将维持。
温馨提示:煤炭等品种“退烧”,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低开低走!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