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近期A股市场再起波澜,在周一大跌之后,上证50(IH)和沪深300(IF)终止了日线级别的上涨。而前期走势偏弱的中证500(IC)则是连续收出了小阳线,有走出调整的态势,市场风格在短暂切至价值蓝筹后,似乎又将切换回周期和成长。
盈利端动力不断减弱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4.9%(不及市场预期的5.5%),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4.9%,较第二季度下降0.6%。反映出在疫情反复、通胀高企以及政策的影响下,第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其中,第一产业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5.5%,较第二季度提升0.1%;第二产业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4.8%,较第二季度显著下降1.3%;第三产业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4.8%,较第二季度下降0.2%。很显然,第二产业(工业为主)是拖累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工业方面,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而服务业生产指数从上月低点有所恢复。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3.1%,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5.0%,较8月回落0.4%。9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5.2%,较8月上升0.4%;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5.3%。
分行业来看,采矿业和电热水的工业增加值均较8月有所反弹,尤其是采矿业延续了供给恢复的趋势,工业增加值减速的行业则集中在中游的制造业上。伴随着工业生产的放缓,9月产销率较上月进一步回升,但是依旧处在较低的水平上。由此显示,工业上需求端的景气度较差,工业生产的增长动能已有弱化。
分析认为,工业较弱的原因很可能是高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9月受限电限产政策的影响,主要工业品中只有发电量增速较8月稍有反弹,水泥、有色、粗钢、焦炭产量的增速均持续下行,原煤产量增速在9月也再次回落,显示政策层面保供稳价的力度较为有限,而限产导致的供给收缩,使得上游资源品价格居高不下,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