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生猪期货继续下跌,主力LH2201报收于15910元/吨,跌幅达0.34%。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9月7日,生猪期货继续下跌,主力LH2201报收于15910元/吨,跌幅达0.34%。
根据历年收储粮价,收储量占年产量的比例很低,对生猪市场行情的支撑作用较小,对平稳市场价格预期的作用较大。今年启动的第二轮收储预计影响有限。与前两轮生猪周期相比,本轮利润下行周期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小;与前两轮生猪亏损周期的时长和空间相比,本轮周期下降空间仍存。
根据官方口径,可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到17年末的水平,连续21个月之后才出现环比下降。因此,母猪生产能力仍然很高,而去产能周期才刚刚开始。今年市场冻品库存率比前两年更具反季节性累库,按23%的库容率计算,相当于近半个月的消费量,加上2年有效期的出库要求,这部分供应压力可能会在后期需求旺季中释放,隐形压力显性化可能会进一步打压价格。
如果成本是一个价值合理点,目前外购仔猪育肥120公斤出栏的成本在14元/公斤,在产能去化周期中,目前盘面的升水结构显得不合理。在后期,成本方面仍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在被动去产能周期之中,成本可能成为压力而非支撑。
尽管近几个月生猪价格在12-16间波动,但从日度屠宰量来看,低价格并未有效刺激终端消费,这也将对第四季度消费旺季的预期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结合饲料生产和存栏数据来看,二者共振,供应现实压力将持续,产能去化仍将漫长。此外,9月合约和第三季度价格已经证伪了20年12月-21年2月的产能受损逻辑,同理演绎,1月合约的供应断档预计也会被证伪,即,对应21年4-6月的仔猪出栏及21年8月至今的50kg小猪量价也将进一步推演至21年11月-22年1月的育肥出栏。
总体而言,考虑到产能周期、利润去化周期、母猪结构、养殖成本、低价与屠宰需求弹性、冻品与体重、饲料产量和产能等因素,生猪价格的下降趋势尚未结束,建议投资者做好风险控制。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