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格局出现变化从2021年1月开始,纯碱价格持续上涨。截至8月17日,国内轻碱主流出厂价格在2200—2300元/吨,较2020年年底上涨70%;重碱主流终端价格在2450—2550元/吨,较2020年年底上涨69%。
2021年,房地产新规出台,浮法玻璃对重碱用量增长,加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光伏玻璃产能快速扩张,纯碱价格重新上行。
供需格局出现变化从2021年1月开始,纯碱价格持续上涨。截至8月17日,国内轻碱主流出厂价格在2200—2300元/吨,较2020年年底上涨70%;重碱主流终端价格在2450—2550元/吨,较2020年年底上涨69%。
供需格局转变是本轮纯碱价格强势上涨的根本原因。
目前国内纯碱产能在3293万吨,较去年年底减少0.78%,剔除长期停产企业,有效产能在3178万吨,较去年年底的有效产能增加1.8%。据有关机构统计,1—7月国内纯碱产量1674万吨,同比增加6%。
进出口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际纯碱需求增长,国际货源供应偏紧,进口量明显减少。据海关数据显示,1—6月国内纯碱累计进口7.45万吨,同比减少63.7%。由于光伏玻璃用碱和浮法玻璃用碱增加,2021年国内重质纯碱需求有所增长。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驱动下,光伏发电增长潜力巨大。2021年光伏玻璃新增项目集中,截至8月13日,国内光伏玻璃日熔量38360吨,较2020年年底增加8820吨,同比增长39.95%。由于房地产竣工端的强劲需求,2021年浮法玻璃产能、产量持续扩张。截至8月13日,浮法玻璃日熔量共计175825吨,较2020年年底增加9600吨,同比增长9.2%。
待以上产线如期生产出产品后,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对重碱日用量较2020年年底可增加3500吨左右。同时,轻碱下游需求也出现一定增长,日用玻璃、碳酸锂等产量均呈现明显增加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碳酸锂产量明显增加,1—7月国内碳酸锂产量11.77万吨LCE,同比增长34%,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轻碱需求。国内重碱70%以上用于生产浮法玻璃,浮法玻璃产量直接影响重碱需求。重碱价格同浮法玻璃产能变动趋势一致。浮法玻璃对重碱用量的增加,会驱动重碱价格上涨,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纯碱厂家又会提升开工负荷,而随着供应增加,价格出现下滑。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