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国内商品期货涨跌参半,棉纱期货主力合约涨超5%;红枣主力合约涨超3%;棕榈油、豆油、国际铜、棉花主力合约涨超2%。跌幅方面,玻璃主力合约跌超4%;纯碱、铁矿、花生、不锈钢(SS)主力合约跌超2%。
7月27日,国内商品期货涨跌参半,棉纱期货主力合约涨超5%;红枣主力合约涨超3%;棕榈油、豆油、国际铜、棉花主力合约涨超2%。跌幅方面,玻璃主力合约跌超4%;纯碱、铁矿、花生、不锈钢(SS)主力合约跌超2%。
截止收盘,螺纹钢跌1.30%,报5613元;棕榈油涨2.79%,报8536元;豆油涨2.58%,报9156元;焦炭涨1.15%,报2863元;沪铜涨1.74%,报71770元;棉纱涨5.45%,报27185元;红枣涨3.14%,报13290元。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盘面上,沪铜主力K线呈密集阳线走势,至今已六连阳,向上击穿布林带上轨,量能回升至近三个月较高值;值得注意的是,沪铜2月份曾出现类似连续阳线的行情,并伴随一波较大级别单边行情。
广发期货认为,最近从国内的基本面上看,铜现货保持高升水,库存持续下降,下游的订单也明显好于2季度。基本面环比回暖,叠加短期美元指数走弱,商品多头氛围偏强,或将支撑铜价短期走强。但现在海外持续贴水,库存也是2季度低点的两倍,需求不如此前。本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是下一步行情的关键,如果态度偏鸽派或将使铜价延续强势。建议暂时观望。
单边:下游企业逢低补库,以及海外需求预期修复等,支持铜价表现偏强。
宏观方面,欧洲央行会议修改利率指引,称将保持当前超低利率,直至通胀率远早于预期终点达到2%并持续在此水平,被视为要将低利率保持更久的承诺。鲍威尔强调,7月联储会议将集中讨论何时开始QE,以及缩减QE的速度。中国住建部等8部门表示,要因城施策,重点整治房屋买卖变相涨价等。上海提高房贷利率,以给楼市降温。
微观需求方面,消费淡季不淡,铜材企业生产改善。海外经济活动开始恢复,再生铜需求增加,向中国出口的再生铜减少。国内再生铜供应紧张,再生铜杆企业陆续开始停炉或减产,对精铜杆需求的冲击大幅减弱。下游电缆企业增加精铜杆采购,精铜杆企业开工率连续回升。房地产民用线缆需求改善,工程用线缆需求高企,带动精铜杆订单增加。空调生产进入淡季,7月龙头空调企业排产环比下降,但好于历史同期。空调出口同比持续增加,支持国内空调生产。铜板带企业7月排产良好,淡季特征不明显,电子元器件行业带动铜板带需求。电解铜箔供不应求,头部企业年内订单基本排满,当前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供应方面,铜矿远期供应提升,铜精矿加工费修复,精铜产量增加。大型冶炼企业逐步恢复产能,7月精铜产量同比和环比均增加。铜精矿供应充裕,现货加工费TC连续回升,冶炼厂利润超过1000元/吨,驱动冶炼厂提高产能利用率。上周,铜精矿港口库存持续增加,9月装船需求依然较多,预计未来港口库存将继续上升。9月装船铜精矿TC超过55美元/吨,预示着TC上升空间依然较大。随着海外大型铜矿投产,以及高铜价带动在产铜矿提高产能利用率等,铜矿远期供应将持续增加,利好铜精矿加工费。但是,海外铜矿生产扰动依然需要关注,智利总统候选人拟进行矿业改革并增加税收,有可能影响未来智利铜矿供应。
供需平衡方面,社库大幅减少;伦铜库存小幅增加,注销仓单比例上升。终端消费淡季不淡,驱动铜材企业开工和补库,导致社库大幅减少,现货升水高企。保税区铜库存减少,现货进口出现盈利,部分保税区库存清关进入国内。LME铜库存小幅增加,现货贴水大幅收窄,表明海外需求预期修复。
分析认为,宏观缺乏暂时缺乏明确方向,需重点关注基本面驱动逻辑。当前,终端消费淡季不淡,下游企业逢低补库,以及海外需求预期修复等,支持铜价表现偏强。
风险点: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利空,风险资产价格普遍回落。
温馨提示:沪镍价格刷新5个月以来新高,此番上涨底气何在?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