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短纤期货上市伊始,曾受到了市场上的广泛看好,因为在聚酯产业链全方位进入扩产周期的格局下,短纤可谓一股清流,新投产能屈指可数,而作为交割品的棉型直纺涤短更是在2020年下半年-2021年四季度之间新投产能完全空白。
涤纶短纤期货上市伊始,曾受到了市场上的广泛看好,因为在聚酯产业链全方位进入扩产周期的格局下,短纤可谓一股清流,新投产能屈指可数,而作为交割品的棉型直纺涤短更是在2020年下半年-2021年四季度之间新投产能完全空白。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上市后的前五个月,涤纶短纤期货确实不负众望,走出犀利的上涨行情。但进入2021年3月后,行情风云突变,短纤迅速沦落为产业链最弱的品种,走势既弱于原料端的PTA、乙二醇,同样落后于棉花、棉纱及其他纺织原料,走出了流畅的下跌行情。
从数据上来看,似乎涤纶短纤的库存并不高,甚至在2020年国庆节后长达半年的时间内都处于负库存状态。然而从现实来说负库存并不会真的出现,所谓的负库存指的是生产厂商订单超卖,部分库存虽然实体仍在工厂,但已经被下游厂商或贸易商预定,导致不能提供实际的流动性。
从短纤这一商品的特性而言,其贮存所占空间较大,因此无论厂商还是贸易商都不愿意过多存放现货,一般情况上下游厂商的工厂库存大多以15-20天为上限。从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来看,由于直纺涤短行情向好,同时下游纯涤纱和混纺纱利润较好,贸易商和下游厂商对新生产的短纤现货接受度较高,实际上短纤社会库存大多集中于中间环节贸易商、期现商和下游厂商,体现出上游短纤厂商名义库存的持续低位。但是从实体库存来看,下游库存自2020年二季度起愈垒愈高,名义库存至2021年一季度一度达到40天以上。这样高的库存显然不可能由下游独自承受,必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以订单形式存放于上游短纤工厂。4月下旬开始,由于短纤期货05合约即将交割,短纤第一批仓单注销在即,此时部分贸易商及期现商出货积极,带来的结果就是上下游工厂库存同步上行,库存压力愈大。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