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点“起飞”,从高点“下坠”,大宗商品又玩了一次“过山车”行情,让市场各方“心跳加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从低点“起飞”,从高点“下坠”,大宗商品又玩了一次“过山车”行情,让市场各方“心跳加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接连上涨,能源、有色金属、化工等同比涨幅多数在50%以上,其中年内螺纹钢涨37.2%,铁矿石涨30.1%,沪铜、沪铝分别涨33.3%和31.9%,动力煤涨32.9%。国内国外、期货现货,遍地“见红”。部分品种价格更是在5月份前期突然拉高,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大宗商品的上涨已开始传导到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工业消费品,虽然4月CPI受猪肉价格下跌影响未有明显表现,但接下来的传导似乎不可避免。
不论是原材料上涨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的冲击,还是传导到终端商品价格,负面影响均不容小觑。前者不仅对整体经济的活跃度产生影响,还会波及就业这一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后者则直接影响居民“钱袋子”,导致购买力缩水,在居民收入尚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还会抑制消费。
因此,平抑接连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5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近日出台的《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及时提出综合调控措施建议,强化市场预期管理。这距离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个部门召开会议,联合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大宗商品重点企业,仅过了2天。
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其原因固然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叠加影响,但同时也有一些过度投机炒作行为的存在。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